小强小说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第485章 大势所趋

+A -A

选手,而是为了他的一己私欲。

    自从朱常洵来到印度厮当,并且拿到了福国的兵权和行政权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想着怎么治理国家,而是想着怎么建造自己的福王府。

    利用手中的三营兵马和福国三百二十七万土人百姓,这厮几乎踩着《大明会典》的红线建造起了福王宫。

    对此,朱由菘虽然时常劝阻,但往往只会遭来朱常洵的呵斥。

    时间长了,朱由菘也就懒得说自家父王了。

    倒是由于朱常洵的暴虐,许多有本就有反意的土人开始煽动其它土人造反,而对于这些造反,朱由菘只能选择带兵镇压。

    不过话说回来,三营九千多兵马,想要统治三百多万人口的福国,不免有些自大,因此朱由菘虽然平叛成功,但福国的三营兵马也死伤不少。

    为此,朱常洵只能不情愿的从国内招募移民,给了朝廷足够的迁移银,然后迁移大量百姓前来。

    这些百姓抵达后,男丁往往会被委任兵马司和地方官府衙役,以及地方府县的官职。

    福国的疆域约十一万平方公里,和后世的浙江差不多大小,但耕地主要聚集在河道和沿海。

    卢象升将福国划分为五府三十县,因此福国的九千兵马,实际上只能以三百人的数量分散在三十个县中。

    由于语言不通,没有自己人,因此朱常洵治理起国家十分吃力,所以才迁移了大量的百姓,并从中选拔出了不少识字的人作为官员。

    时间一长,福国的统治倒也面前稳定了,而目前来说,福国的税收只有两块。

    一个是田赋,一个是商税。

    福国虽然不大,但耕地却有一千七百多万亩,而他们的田赋也是效仿朱由检在四川实施的新政,采取了废除所有杂项,只收取十赋一的田赋米麦。

    这一千七百多万亩耕地,在一年三熟的情况下,亩产基本能保证每亩两石,所以福国在田赋上的岁入是三百四十万石。

    至于商税,福国和所有诸藩国一样,商税高度依靠大明在福国境内的皇店,皇店每个月向福国缴纳的商税则是一万四千八百两,一年下来估计能有十七八万两银子。

    对于养兵九千的福国来说,每年需要拿出二十万两养兵,十五万两养官,因为他们还需要卖出米麦来换取银子。

    能吃下三百四十万石米麦的,只有大明,但由于印度米口感不行,因此福国的米只能以二百文一石的价格出售。

    这么算下来,实际上福国每年的结余也能有三四十万两银子,但由于朱常洵的挑嘴,因此他要吃的米都得从大明进口。

    除了米以外,还有各种绸缎、瓷器也不用多说。

    对于朱常洵这种在大明被限制了十几年的藩王来说,当自己总算能翻身做主人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以前不敢干的事情全部干了一遍。

    营造王宫,圈狩猎场,开设御马监为他专门养大明的一些牛羊马匹和牲畜家禽,以此来满足他的口腹之欲。

    朱常洵根本就不处理国事,每天只会带着一千兵马去游猎,国事全部丢给了朱由菘,而朱由菘不仅要负责带兵打仗,还要负责处理国事,最后还得负责建造王宫。

    可以说,来到福国就藩后,朱常洵是享福了,但朱由菘却比在大明时更累了。

    吴阿衡看得出朱由菘的疲惫,一时间不免有些心疼这个福王世子。

    他已经去过周国和蜀国,可以说,相比朱常洵的不负责,老周王朱肃溱和周王世子朱恭枵,以及周王世孙朱绍烔等人是确确实实在经营周国。

    不仅如此,蜀王朱奉铨也是在确确实实的经营蜀国。

    周国、蜀国、福国、楚国、秦国、晋国、赵国这七个强藩之中,目前看来,吴阿衡只觉得周国潜力最大。

    朱肃溱三人目前已经将周国六府三十五县安插了周国的宗室子弟,并且以宗室子弟加入军队来扩充军队。

    他们没有着急迁移百姓,而是主要迁移一些懂文识字的秀才和工匠,以此来统治周国治下的四百万土人百姓。

    按照周国的潜力,哪怕日后它拉出五万大军,吴阿衡也不觉得奇怪。

    为了不让周国一家独大,吴阿衡只能对朱由菘提点道:

    “世子,虽说有些话不该说,但如此驭民,总归会适得其反的。”

    “还是应该多学些经世之道,以免朝纲混乱。”

    “谢吴监察使教诲……”朱由菘又何尝不知道不能这么劳民伤财,可离开了大明,朱常洵也就不把其它人放眼里了。

    别说他,就算是卢象升来告诫,恐怕也拦不住朱常洵修建宫殿的举动。

    卢象升都管不了,他又拿什么来管?

    “对了,本官此次前来,不仅仅为了输送工匠移民,还有一件事要和世子商量。”

    吴阿衡说起了正事,朱由菘一听当即回礼:“监察使请说。”

    “朝廷开设南昆仑监察使司,而建设南昆仑监察使司又需要大量耕地。”吴阿衡说出


【1】【2】【3】【4】
如果您喜欢【小强小说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