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有饭吃。
只是钢铁水泥的产能根本跟不上施工的速度,因此每完成一段工程,地方都要休息大半个月。
对于这十几万百姓来说,他们在这工地上做工一个月的工钱,也顶多只能买一百三四十斤米罢了。
或许可以养活一家人两个月,但两个月后,他们还是需要吃存粮和存款的。
想到这里,孙传庭就不免叹息,甚至想上疏请问能否为山西工人增加工钱。
只是不等他的想法落到实处,他便看见远处奔来两队快马,高举着手中文书来回大喊:
“万岁有旨!山西工人工钱增加三文!先前做工时间一律以此为标准,按时长补足!”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哈哈哈!!!”
当两队快马上的监工大喊着朝廷涨工价的消息时,听到这事情的工人纷纷狂欢了起来。
他们有的举着工具高唱万岁,有的则是激动的跺脚,还有的则是大笑了起来,总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孙传庭听不到快马的声音,但他身后的家丁见状下了小丘询问工人,然后将消息传回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松了一口气,但他也知道,所谓的“万岁有旨”,实际上是“齐王有令”。
朱由检不过是打着朱由校的旗号做事,把功劳推给他罢了。
只不过他这样做,未必是好事。
当人们知道他们尊敬的君王,实际上是一个靠别人让功的统治者,而让功的人又要离开大明时,这样的结果对于百姓来说将极为残酷。
燕山派的一部分人为什么扭曲,说白了就是朱由检把皇帝说的太好了,而朱由校完全做不到他所说的这些。
当理想和现实产生偏差,人也只会变得偏执。
“爹,只涨了三文钱的工钱,为什么他们这个高兴?”
孙传庭还沉浸在大明日后的问题中,可孙秉文却询问起了现实。
在孙秉文看来,三文钱好像并不是很多,因为他每天的零钱就有十文。
面对他的询问,孙传庭沉默了数秒,过了片刻才道:
“对于你我来说,三文钱并不是很多,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三文钱就是一斤米,就是一个能让人活下去的希望。”
“十五文的工钱对于我们来说很少,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仅可以养活一家老小,还能存下一两斤米面,去投奔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地方。”
“那朝廷不能直接发米面给他们吗?之前不是也有发粮票吗?”孙秉文不解。
面对他的问题,孙传庭也十分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朱由检之前都愿意发粮食给百姓,现在反而不愿意了。
是朝廷赋税出现了问题?还是支出太大了?
可是,朝廷连建虏都灭了,眼下还有什么能让朝廷都入不敷出的存在?
孙传庭想不通,因为他离开朝堂太久了,即便只是两年的时间,但这两年的时间里,大明却变得让他渐渐不认识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只能回答一句:“殿下和朝廷有自己的考量。”
“明日你还要去上课,今日就到这里,回家吧……”
说罢,孙传庭调转马头,带着身边的四名家丁骑马向着振武返回,直至消失在了县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