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越发佩服:“你可真行,竟然能直接背下来。”
顾清溪:“我也是死记硬背,背的关键句子,想着多少对语感有帮助。”
谭树礼恍然,觉得这个方法好,他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还可以冲刺一把,顾清溪见了,便说回头可以把自己英语笔记给他用。
“我笔记借给彭春燕了,不过还有一本是整理名著经典句子的,你拿过去多读读,读熟了也管用,那里面基本囊括了重要时态,也有一些经典的固定搭配和短语。”
谭树礼大喜,自是对顾清溪感激不尽,一时当然更有投桃报李之意,便努力回忆了一番这次考试的数理化题目,写下来给顾清溪参考。
顾清溪自然感兴趣,其它也就罢了,那几个大题确实有些难度,她想了一番,也没答案,想着回去后好好琢磨。
回到宿舍后,顾清溪也没去上自习,就在宿舍里研究那几道题,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根本没思路,后来尝试着在题目中找线索。
她想起来后来她参加一个教师培训的时候,虽然是教师培训,但是那位老师很爱扩展,曾经提到了她教中学孩子的经验。
解题最关键是思路框架,简单的题可以一眼看到框架,但是有些复杂的题,框架其实是藏起来的,你不能一眼看到,这个时候就需要顺着思路去找线索,如果线索实在找不到,可以去想公式,公式给人信心,可以让人放松下来,这叫肌rou放松。
顾清溪回忆着与这个相关的公式,最后慢慢地有了感觉,从公式逆推思路,于是就有了灵感,发现了这里面是有线索的,万物总是有源,出题人之所以这么出,这道题到底要考察什么?
顾清溪尝试着列条件,分析,最后终于有了思路。
这其中,自然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她列了算式,比较,又推演了一番,最后做出来的答案,自己觉得应该没问题了,只是不确定,想着明天找数学老师再确认下。
第二天上午并没有数学课,是英语和语文,英语语文老师都提到了这次的筛查考试,说这次大家考得并不太好,特别是英语,需要加倍努力。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难免讨论起来这次的筛查考试。
“今天他们数学老师讲了卷子,题都讲了,听说最后一道大题挺难的。”
“这么难的题,咱们到时候不知道咋样,筛查不通过,连高考都不能参加呢!”
大家难免叨叨几句,因为住的是教室改造的大宿舍,这边说话,那边听得清楚,最后哪个年级啥情况,都一清二楚的。
顾清溪听了,自然是有兴趣,恰好对面床一个睡着的就是高三年级的,便问起来最后一道题怎么解的,她想验证下自己的方法。
那女生听了,也有兴致:“你最后得数是多少?”
顾清溪:“算出来总量是一百四十八。”
那女生笑了:“就知道你算错了!那个据说是二百多,我记得是。”
她也不是太确定,就问旁边的,旁边的一个正在那里吸溜吸溜喝汤,听到这个,随口说了句;“就是二百四十三,我记得特清楚,我做错了。”
顾清溪疑惑了,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吗?
当下也没怎么吭声,等到了下午课间的时候,她就把那道题重新验算了一遍,自己想着各种可能,以及自己是否遗留了什么条件,算来算去,并没有错啊。
晚上时候,她和谭树礼说起这个事来,谭树礼正好今天听了这道题的解法,就给她讲了讲。
顾清溪听得蹙眉,她觉得不对劲,觉得老师这个解法中,好像遗漏了一个条件,导致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后是错误的,当下自然是和谭树礼讲了。
谭树礼听了顾清溪的解法后,便又给她再次重复了那个老师的解法,顾清溪分析这里面的问题,谭树礼说不上来,但觉得老师总是没错的,顾清溪只好再给他分析,最后谭树礼也疑惑了。
顾清溪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老师那个解法,他觉得不至于出错吧?
最后想了想:“正好明天会开一个经验交流会,到时候你可以问问我们数学老师,看看他怎么说?”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晚上回到宿舍,她不敢大意,重新又将那道题研究了一番,画图,列算式,公式对应,重新将所有的推理过程做了一遍,确认是没有遗漏后,才算松了口气。
彭春燕看她忙活,凑过来问:“你干啥呢?”
顾清溪解释说:“就是今天提到的那道高考筛选题,我的答案和高三年级老师给的不一样,我想着明天问问老师去。”
彭春燕看了一眼,没太有兴趣,随口说:“那肯定你错了啊。”
虽然现在高二年级大部分课程已经要学完了,剩下的一年主要是复习总结考试了,但是这种难题,大家一般都放弃了,老师也得费尽做,顾清溪自己做出来的当然是错的。
她很好心地说:“那明天你把你的解题步骤拿着,去问问老师到底哪里错了,到时候人家可能给你指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