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怨念地看着财政收支表,她才在上个季度赚来的小钱钱啊……
让她想想,熬完这个夏季,等秋收的时候,能不能再宰一波肥羊?
第153章 化肥
今天的三郎, 满面喜色,灰扑扑的双手捧着一袋不知何物,让认识他的人都不由纷纷侧目, 表示惊奇。
农耕为主的时代, 交通落后,各个地区百姓们互不往来, 十分的封闭,但也因此他们对同村同乡的人都很熟悉, 邻里间随时可以串门,彼此间热情往来,大概这就是农村的淳朴风气吧。
三郎是这一带都知道的,身体健壮, 年纪轻,勤劳能干, 还十分孝顺, 在村人之间都饱受赞誉, 唯一可惜的是还没娶妻,所以他家日常有媒婆上门, 想和他说亲的大有人在。
只不过三郎是个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男人,他拒绝了很多次, 表示他想先专注于自己的产业,能步入正轨, 他有稳定的收入, 并且购置了房产等等之后他才会考虑组建一个家庭,他想让自己未来的妻儿不必跟着自己受苦, 能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当然, 这话一出, 提亲的人一夕之间多到踏破他家门槛……
遗憾的是三郎的固执也和他的良好品性一样出名,无数人怀着结亲梦前来,又被礼貌拒绝黯然离去,只能悄悄盼着他什么时候稳定下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抢到这个优质配偶。
“三郎,你又去你的厂子里了?”
有农妇善意地问候,她怀里抱着个半岁大的小娃娃,声音洪亮,隔着老远都能被三郎听见。
“诶。”三郎黝黑的面庞上浮现憨厚的笑容,他应了一声,“最近跟公家的厂子谈合作,刚刚回来呢。”
三郎在乡里有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第一波百姓办产业的人。在其他人都觉得事不关己并讳莫如深的时候,他主动放下了农田和农夫的身份,以一穷二白的身家去贷款办厂,当初可谓轰动一时,有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没有出路,等偿还不起债就算是完蛋了。
然后这些摇头叹息的人就全被打脸了。
三郎不仅办了,而且办得很好,产业发展蒸蒸日上,rou眼可见的钱包鼓实了起来,他还拉动一些家里没田的百姓去他的厂里做工,如今都混得不错了。
见到这些,邻里乡村的人们就一个个都坐不住了,巴结的巴结,拜访的拜访,提亲的不知凡几,只是都打动不了三郎这个事业脑,不管别人说什么,哪怕他家里人都劝他早点结亲,他都坚定地表示了不。
行吧,不就不吧,如今完全就是靠三郎一人撑起全家,一家的顶梁柱,他不愿意还真没人强迫得了他。
那个农妇热情地凑上前来,和他搭话:“哎呀,果然和我们不一样,是个大忙人啊!居然都开始和公家的厂子合作了?我就知道你是我们这一带最有前途的!”
“姨,您就别打趣我了。”三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打趣什么呀,姨这是在说事实啊!你看看你都多有名了现在,我听说啊,隔壁家的小花现在天天都巴望着见你呢!那丫头也是我从小看到大的,三郎你说你要不……”
三郎无奈地说道:“姨,我都说了好多次了,我现在真没成亲的想法……”
“唉,你这孩子啊,就是固执。”农妇惋惜地叹了口气,不过这个结果她也早有预料,便没多加纠缠。
农妇正想转移话题时,眼角余光恰好瞥到了三郎怀里的那个袋子,她好奇地问道:“三郎,这是啥啊?看你之前抱着这东西满脸喜色的,是什么好东西吗?”
谈到这个,三郎瞬间就来劲了,他立刻说道:“是好东西啊,可以造福百姓的好东西。我这几天去和公家谈也就是在谈这个,这不是刚出成果就让我回去试试嘛。”
说着,三郎又换了个姿势,把麻袋抱得紧了一些,那宝贝得不得了的模样,勾得农妇心里痒痒的。
农妇催促道:“三郎你就别跟姨卖关子了,告诉姨,这是啥?”
三郎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是公家新搞出来的肥料,一种叫‘化肥’的东西。”
“公家不是新搞了个厂子吗,那就是化肥厂,专门生产这种肥料的,我和不知道多少个商人争才争到了这次的合作机会,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又是大赚的好东西。”
“公家的东西哪有不好的。”农妇下意识接了一句话,然后才懵然地提出了疑惑,“你刚刚说肥料?这东西不是从鸡鸭牛羊之类的排泄物嘛?那些日子你姨我家里肥料不够,还去和别家抢来着。”
农妇说道:“我们以前还不知道有肥料这种东西,还是一水姑娘告诉我们的……怎么,难道一水姑娘说的不对?”
“不不不。”提到千手一水,三郎赶忙摇头似拨浪鼓,“一水姑娘哪可能会说错呢,她当然是对的。只不过公家也说了,肥料分很多种,咱们以前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天然肥,虽然污染小,但是效用就没有化肥大,数量也不够。就像姨你经常要和别人抢肥一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