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阆州自古都是富庶之地,阆州人善于经商,金银器物、玉石交易、书籍印刻……向朝廷缴纳的赋税都占据国库的大头。
但阆州最为有名的,还是当地的丝绸织物,每年市场上流通的生丝都多达数万石。
这天,银通绸庄意外接到了一笔大单子,买空了几乎所有的存货。前来采买的应该是某个大户人家的管事,绷着一张脸,面色看不出什么好情绪,甚至有些垂丧。
绸庄的大老板也格外叮嘱伙计,不要多问。但看到的人还是免不了好奇,“买这么多红绸缎?这是要出家多少新娘子唷。”
若不是办喜事,也想不到谁家会专买这么多红布。
“你快别说了。”同伴打了个手势,将人拉远,像是忌讳什么的样子,“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被谁家买去的吗?”
男子摇头,说不知。同行的人便接着道,“是叶家。”他顿时露出惊诧的表情。
提到阆州叶家,多半只会想到那一户。主人家名叫叶寂容,经营着祖辈传下来的钱庄,手里田地商铺更是数不胜数,世代积累下的万贯家财,说句富商巨贾也毫不为过。
“我记得叶家只有一位小姐,前年不是已经出阁了吗?”
迎娶叶家小姐的是当朝首辅大人的孙儿,这事城里无人不知,现在提起当时叶小姐出嫁时的情景,免不了会再惊叹称道几句。
“你别忘了,他们家还有位小少爷,早些年是跟人有过婚约的。”同伴压低声音继续说,“你看,‘那位’这不是履婚来了吗?”
男子听到这里,惊诧的表情瞬间变为惊恐,立马就明白为何叶府管事的人会是那样一副喜事丧办的表情。
“青天白日,你别说这种鬼话来吓人。”男子咽了咽口水,后背都开始发麻,脖子也僵住。
说起叶家的这位小少爷的未婚夫婿,来头更是不小。
二十多年前,平阳公主远嫁东济国和亲,成为后来东济国君夏蒙的侧夫人,第二年公主便替夏蒙诞下一名幼子夏源。可惜的是,平阳公主产后不过三日便离开人世,小公子也因为早产体弱多病。
皇上怜他年幼丧母,便破例封赏了爵位,待长到二十岁,将人接来京城受封为晋王,还亲自替他取了字,景曜。自此这位亲王殿下便留在京城长住下来。
不知道是怎样一段情缘,夏景曜偶然结识了当时正在翰林院修史的叶家少爷,一来二去,两人结交为好友。
本以为是知己君子之交,后来他却突然向自己的皇帝舅舅请旨,给两人赐婚。
一时间京城里议论纷纷,都想知道这位叶家少爷是何等惊艳绝lun的人物,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阆州叶氏。
叶氏根底深厚,当家主人叶寂容,与夫人李氏感情甚笃,膝下育有两男一女,幼子年纪最小,名叫叶臻,生得眉目清秀,姿态丰盈。相比于父兄,叶臻性子安静恬淡,书读得极好,七八岁时提笔便能作文章。
叶寂容见儿子如此有天赋,更是不遗余力地栽培,请了各路名师细心教导。叶臻也不负众望,在后来的礼部会试,名列第八。
紧接着的殿试里,他作答的试卷文理流畅,见解独到,颇得皇上心意,再一细问,才知道叶臻年纪不过刚满十六。
见他小小年纪便有此等才气,皇上更是青睐有加,本欲钦点为状元及第,可这时礼部的何大人来谏言,说叶臻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些,若是真给了如此殊荣,实在是太过高调,不论是旁人非议,或是他日后自满自骄,免不了会折损才气。
他言辞恳切,表示自己同样的惜才之心,然而其实心里早有计较,这次一同参加殿试的,还有首辅大人的孙儿游逊,此人刚及弱冠,也颇有才气,何勇为了讨好首辅,定是要照顾一二的。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两人的文章都写得极好。皇上思索了许久,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便将叶臻的名次列到二甲的第一,如此一来,游逊便提到了一甲第三,得了探花的名号。
传胪大典后,其余人都被授予官职,唯独叶臻,被皇上召去南书房侍读。旁人恭维他几句年少有为,深得圣上喜爱,但背地里都觉得,去南书房侍读,实际是陪着写诗作画,至多不过起草些文书,很难委以重任。
或许也是叶臻年纪尚小,心思单纯沉静,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致在仕途,渴求在官场上有所建树。他反倒觉得在南书房当个侍读也不错,落得清闲。
叶臻文章作得极好,年纪虽小,但性格沉稳,接人待物懂得分寸,不缺诚心交好的友人。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看中叶家雄厚财力,有意巴结的。
然而不到两年,叶臻便告病请辞,回了阆州。这就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了。
“老爷,东西买齐了。”管事进来汇报,他低着头说话,光溜溜的脑门上是三四条深深的刻痕。
叶寂容也是愁思满面的样子,无声地摆了下手。管事唉了声,转身退出去。安静的小书房这时传来女子轻微的啜泣声,叶寂容叹了口气,走上前,手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