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隔三年,突然间会有大臣提到这个只在三年前通过说书人一张嘴流传出来的故事呢?又为什么在那位方御史提出之后,还会有那么多大臣站出来认可呢?……关之你的眼睛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在在想殿下的问题而已。”秦门喝了口茶,忍住了自己差点脱口而出的感叹。
给跪了好不好,大佬就是大佬,连想问题的思路和他这个普通人都不一样_(:з」∠)_
太子殿下似乎明白了秦门掩藏在心底的想法,恍然大悟,然后笑着解释道:“关之是在奇怪孤为何不去调查《西游记》是不是反书一事?”
他自问自答:“因为这件事对孤来讲没什么意义。”
太子殿下长篇大论和秦门分析了一波,秦门大致概括了一下,反正大概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弱了_(:з」∠)_
“不论《西游记》是不是反书,这个故事只在三年前有出现,并且只在都城范围内传播,三年来,都城也不见有人因为《西游记》就对朝廷不满,既如此,《西游记》是不是反书对于孤来讲又有什么意义?”
秦门理解了。
太子是正统的继承人,当他懂事之时,整个国家已经在他老爹的手里了,他接受着一个正统国家继承人的教育,因此他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自己对于他的父皇是充满着自信的,就跟大多数的富二代都坚信自己家钱是花不完的一样,作为皇二代的他也认定自家江山能存在千千万万年,一个小小的《西游记》怎么可能动摇国祚?
而身为皇一代的圣人就像富一代总担心家里钱不够拼命节省存钱一样,对于任何可能危害到江山的东西都要敏感一下,一听到他的都城里冒出来反书立刻就炸毛。
父子二人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看法。
话题再转回到太子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上面,这一次,太子对这个问题做了补充描述:
“关之就不觉得奇怪吗?如果《西游记》真的有问题,那为何三年前没有人对这个故事发出意见?为何偏偏要选择这个时间才暴露出来?”
“又是为何单单仅抓了你一个人,明明当初涉及此事的还有说这个故事的说书人不是吗?”
秦门一想,还真的是这样!
他之前一直把心思放在自己抄袭了吴承恩大大的《西游记》,然后《西游记》是本被前世公认的反封建书籍,自己被举报也是很正常的,全然忘了这里面的时间线和人物线!
太子殿下在此时买了个关子:“关之可知孤查到了什么?”
秦门的思路被打开,各种之前一直没有在意的信息充斥在脑海之中被他轮番整理分析。
为什么三年后被提及?还是被一群官员?
——因为三年前他与众人没有利害关系,而三年后他与那群官员有了利害关系。
为什么只提到他而不提其他牵涉到的人?
——因为对方的目的只是想要废了他,而不想要弄残晋江文学城。
后面的问题好回答,必定是他某个同行在觊觎他的晋江文学城。
而前者……
秦门联想到晋江文学城三大部门最近在做的活动、决定要出版的话本、杂志社下一期杂志,再联想到姜朝立国也有十五年了……
“是时候该出贪官污吏了。”他冷不丁说道。
坐他对面的太子差点把口中的茶喷出来。
秦门继续道:“此事,恐怕与晋江出版社下月要出的话本《血色江湖》有关。”
太子殿下又一次大笑道:“然也~”
《血色江湖》一听名字就带着点血腥,实际上也确实有些血腥,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少年用二十年时间找仇家复仇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又催人泪下,虽然是冰冷的复仇,但内里讲述的更多的还是主角在复仇途中遇到的各种美好的人事物,其本质还是一个成长类治愈系的故事。
秦门第一次看见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就眼前一亮,并拍板必须要尽快印刷上架——因为这是首个引用了江湖概念的故事!
江湖啊!那是多少人心目中的一个梦!
曾几何时在某个时代,武侠小说撑起了国内小说市场的一片天,轻功、门派、武功秘籍、武林盟主、江湖儿女,这些词汇引得无数人热血沸腾。
《血色江湖》虽然还不算是一个传统的武侠小说,它所描绘的故事只是一个少年在幼年时期,家中钱财遭到某位官员的觊觎,于是将其依靠权势杀害,逃出来的男主角被一个乞丐瞎子所救,在瞎子的带领下开始见识到了一个充满着武功的世界,他决定要学好武功为父母报仇血痕!
就是这后半段与江湖扯上了关系!
这故事的原名叫《某少年复仇录》,秦门在看完整个故事之后将故事改了个名字,并特地找了作者,将江湖和武林的概念拿出来启发他,这才有了后来的《血色江湖》。
然而这件事情上其实有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发生在秦门和作者的沟通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