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大瓦房,两间灶屋,院墙没拉,就那么敞着。这时候的宅子还是传统工艺,青砖灰瓦,屋檐高高挑起,滴水檐上铺了一层细瓦,很是讲究。
新房子盖好了,要晾一个夏天和一个冬天,到来年春天才能搬进去。
江玉梅去了一桩心事儿,舒了口气。她跟继宗媳妇说:“这片宅子给继宗,以后你们单门立户好好过日子……”
继宗媳妇满心欢喜,恨不得立马搬进去。等继宗回来,就挖两棵桐树苗,栽在院子里,还打算圈一个篱笆,围个小院子。
章老爷子也拄着拐棍,去新宅子那边瞅了瞅。
他想起当年外出闯荡回来翻盖院子的情景,就跟怀良说:“怀良啊,长志这些年攒下的钱,怕是花干净了吧?”
“嗯,盖房子哪有不花钱的?”
章怀良想支援几个,到底忍住了。他跟前还有长河,等到长河娶媳妇也要翻盖房子呢。
说到长河,自打考上军校就没回来,这娃娃跟长青一样,翅膀硬了就飞走了。
章怀良心里念叨着,嘴上却不肯说。他只要得空,就把长河的信拿出来瞧一瞧。赶上叶子回来,就说:“小叶子,给你小叔写封信,说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要挂念。”
老家的事儿,章小叶顾不上过问。
她忙着复习,准备参加高考。这是人生中的大事,马虎不得。可学校里“学工学农”照常开展,每个星期都要外出劳动。她不敢偷懒,就咬牙坚持着。现在不论做什么都讲表现,表现不好,说明思想有问题,高考录取也会受影响的。
*
一晃到了六月,夏粮收获了。
全国粮食大丰收,困难时期终于过去了。
章小叶也迎来了高考。
她基本功扎实,考得很不错。下了考场,就一溜小跑往外赶。校门外,陈水秀正提着军用水壶在石灰线外面等着,见叶子出来了就扬着手。
“叶子!”
“娘!”
章小叶跑过来,接过水壶,“咕噜咕噜”灌了两口。陈水秀看着闺女,个子又长高了,亭亭玉立,身段也显出来了。
“娘,您瞧什么呢?”
“叶子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
章小叶的脸微微一红。她十六岁了,像这个年代的女孩子一样,梳着两条麻花辫,清秀可人。
估了分数,填报了志愿。
陈水秀想去长瑜家,跟长瑜打声招呼。章小叶怕有闪失,也未阻拦。
“娘,您趁着天黑过去,不要让人家瞧见了。”
“叶子,娘晓得。”
章长瑜在县教委当副主任,虽然不管高考的事儿,可有人Cao心总好一些。果然,章长瑜很热心,说:“弟妹,侄女的事,我都记着呢!”
领了高中毕业证,章小叶就离校了。
她回到镇子上,就去卫生院报到。徐大夫毫不客气,给章小叶安排了工作。
“小大夫回来了!”
消息传得很快,社员们纷纷前来,挂号窗口又排起了长队。这一年没少打听“小大夫”的,还有病号找到家里,可章小叶两个月才回来一趟,自然碰不到人。现在好了,人总算回来了,哪能错过这个机会啊?
章小叶从早忙到晚,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
陈水秀很心疼,就劝道:“叶子,不要赶这么紧。”
“娘,没关系。”
章小叶心知,这是最后一年了,就尽自己所能多做一些吧。对这片土地,她有着深深的眷恋,以前还不觉得,可真要离开了很是不舍。
这一忙,就是半个月。
小学校考完试,就放暑假了。继国和继军去了姥姥家,陈水秀去学校开转学证明。部队那边发来了调函,她要带着娃娃们去省城了。
消息传开了,家里来了一拨一拨的人,都是贺喜的。
陈王氏攥着闺女的手,说:“秀儿,你可算是熬出来了!”陈水秀抿着嘴笑着。她是熬出来了,可其间付出了多少,只有她晓得。
江玉梅也来了,提着半筐子咸鸭蛋。
她见了水秀,嘎嘎笑着,可笑着笑着,眼圈就红了。
“秀儿,大姐舍不得你…….”
“玉梅姐,俺也舍不得你……”
陈水秀也红了眼眶。这些年,她跟玉梅互帮互助,一起克服困难、走出低谷,她们的情意,只有她们自己晓得。
趁着没人,江玉梅跟水秀拥抱了一下。
“秀儿,记得写信……”
“嗯。”陈水秀点点头,“玉梅姐,你去省城一定要上家里去,住多长时间都成……”
“好,俺就把你那儿当落脚点了。”
江玉梅哈哈笑着,那点感伤也随之而去。
送走了玉梅,陈水秀对着镜子照了照。
她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初中文凭拿下了,去省城也好安置工作。这是她努力得来的,意义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