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叔……”
“来,都坐下吧。”
只是隔了一天,当王承恩安排好了时间,朱慈焴和朱慈炅就来到了齐王府。
朱由检在玉蓬殿为二人摆下家宴,但齐王府内来人却只有袁禧嫔、以及朱慈烺、朱慈烜、朱慈炯、朱慈炤五人。
四个男丁分别五岁、四岁、四岁、三岁,除了这已经能“自力更生”的四兄弟,前段时间卫平阳和李韶禧为朱由检再度生下了两个男丁。
介于老朱家取名太难,朱由检基本套用崇祯子嗣的名字,给他们取名朱慈焕、朱慈灿。
就男丁而言,齐王府可谓兴旺,不过就算如此,依旧没有人敢下注。
袁禧嫔和她的肚子成了不稳定因素,毕竟只要袁禧嫔一旦诞下男丁,那按照《皇明祖训》和《大明会典》,即便这个孩子再小,那也是齐王世子。
眼下袁禧嫔和朱由检还年轻,诸将还需要等等,再看情况押宝。
“王兄好……”
齐王府男丁们在朱慈烺的带领下一一对朱慈焴和朱慈炅行礼。
“弟弟不用多礼……”
朱慈焴和朱慈炅分别为十二岁和十一岁,相比跳脱的朱慈燃,他们两人倒是和他们母亲范贵妃很像,性子安静。
就长相上来说,他们的五官比较像范贵妃,脸型则是和朱由校的类似,说不上让人眼前一亮,但起码也是清爽俊逸的端正相貌。
范贵妃的身高不低,有五尺一寸整。
加上官学的运动量也有,饮食的搭配也没有那么油腻,因此虽然只有十一二岁,但两人身高却已经有五尺左右了。
一家人坐下后,朱由检将两人安排在了他的旁边,在饭菜上桌的同时开口说道:
“我与你们倒是三月未曾见过了,却是不想三个月过去,你们都长了这么高。”
范贵妃需要照顾两个孩子,因此是常住京城的妃嫔之一。
由于朱由检掌管着藩王分封,加上正常来说,藩王需要十五六岁就藩,所以她时常让内廷太监带着朱慈焴和朱慈炅到齐王府走动。
对于两个大侄子,朱由检还是比较上心的,也比较关注他们的学业。
这不,知道明年两人就要选报中学,他特意安排了家宴。
“我看过你们上半年的期中考成绩,虽然算不上很好,但是也很不错了,是顺天府官学一百名左右。”
朱由检虽然说两人考的不算很好,但说出名次后,却让袁禧嫔略有些惊讶。
顺天府学子近三十万人,三十万人里有六万人是五年级,也就是说,二人也算数百里挑一的小天才了。
“府学的问题,你们有想去的府学吗?”
朱由检为二人夹菜,同时语气亲和的询问着二人。
朱慈焴稍大,他摇了摇头:“我们也不知道,娘说让我们问问叔父。”
见二人不知道选什么专业,朱由检也很能理解,毕竟在十一二岁就选择专业,这确实让人难以选择。
“你们日后都是藩王,且不提何时就藩,但就藩是肯定要去的。”
“叔父为你们选了几块不错的地方,有的地方不需要打仗,但是距离过于遥远,有的地方距离近,日后通了铁路想回京城也快,但需要为大明抵御外敌。”
“不过,不管就藩地选在哪里,必要的军略都需要学习。”
“我的建议是,就读顺天府学,主修军略的同时,辅修政治,并在五年里选修经济、思想课程。”
“这样不会很累,有充足时间休息和玩耍。”
朱由检对二人的建议很实际,他并不觉得要苦要累才能学进去东西,作为日后藩国的君王,学这些东西就已经足够了,许多没有必要的课程,完全不用去学习。
每个人和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一样,藩王的职业规划就是走君王路子。
“我和弟弟会考虑的,谢谢王叔建议。”
朱慈焴的行事很得体,范贵妃教导倒是不错,朱由检见状也不再说关于学业上的事情,而是聊了聊生活方面的事情。
例如朱由校回京,还有皇宫、官学内的一些趣事。
三人聊的津津有味,不时朱慈炅还会询问一些战场上的事情,朱由检也如是以故事的讲述方式告诉他们。
旁边的朱慈烺也在听,但其它几个孩子则是在吃东西。
这样的一场家宴持续到了黄昏才结束,简单寒暄几句后,朱由检让骁骑卫送朱慈焴他们返回皇宫,自己也闲了下来。
“唉……”
忙完了一切,朱由检坐在卧榻,将头枕在袁禧嫔腿上。
袁禧嫔含着笑意,低头看着闭目放松的朱由检,抚了抚他的额头:“殿下很累吗?”
“前些日子累,这几日倒是舒服多了。”
朱由检闭着眼睛,感受袁禧嫔手在他额头抚摸,带着抹回应。
“昨日让承恩把兵部、都察院、邢部、礼部,锦衣卫的奏疏都送去了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