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抗战女英雄徐领娣(小说)辛振兴[本文楷体字——内的字,据民间故事改编,宋体字——外的字据史料改编,可隔段阅读。](前些年,正无公路一带村子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北苏村有个帅小伙,在部队当了排长,这年夏天回家探亲,给他说媳妇的简直多得排队。可他见了东家的姑娘摇头,见了西家的闺女叹气,愣是一个也相不中。一天,他去村外替爹娘浇玉米,时值午后,深深的玉米地里人影稀少,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井台上不知何时来了一位特别漂亮的大姑娘。)1938年,鬼子占领了华北。18岁的徐领娣出落的俊俏高大,全南乡村的闺女,数她好看。双目失明的nainai又喜又忧,天天唠叨:“领娣,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快找个婆家娶了吧。你那姨表哥贾宝,托人来说过媒”领娣家境贫寒,自幼丧母,是nainai将她拉扯大,对nainai的话一向惟命是从,但就在婚事上,她有自己的主意。“nainai,这事你别管了。”说罢包起做好的军鞋,急着要出门。“回来!又出去干嘛?你一定有事瞒着我。”nainai哪里知道,18岁的孙女已经参加了妇救会,成了共产党员。(姑娘穿一套浅藕色软料衣裙,丰满的胸前绣着两朵红牡丹,最引人目光的是她那根大辫子,从脑后弯绕过到胸前,辫梢悠悠地垂得那么典雅。她先是洗脸,后来就洗一块花手绢,而后就朝改畦的春生喊道:“喂!去南乡怎么走哇?”哦,原来是问道的。“顺公路一直往西,然后朝南拐。”春生随口答着,脚却鬼使神差朝漂亮姑娘走去。近了再看,那姑娘水灵灵的眼睛酒窝窝脸蛋,春生顿时觉得好象在哪里见过。到底在哪里见过呢?心正走神儿,忽听姑娘一声喊:“哎呀我的手绢!”原来她的花手绢掉进了井池,顺垄沟冲走了。待春生跑去帮她捞起那手绢,回头再看,井台上的姑娘早已没了影。)又一个冬天的深夜,鸡叫三遍后领娣才回到了漆黑的家。虽无灯光,但听的见nainai熟练地帮她绱军鞋。“nainai,您还没睡?”“你不回来,我哪睡得着?领娣,我明白了你正在村里干着打鬼子的大事。给我句实话,你是共产党不?”“这,nainai,我只能先对你说,我是咱村妇救会干部,别的您老心里有数就行了。”叭!叭!忽听街上几声枪响,一阵噪杂的追赶声。领娣急将刚点着的油灯吹灭,就听咚一声什么东西从街上扔进院里。待到噪杂声过去,她才慢慢打开屋门去找那物件。耶!原来是那一大包袱军鞋,全是经自己的手收敛的呀!糟了,那个取走军鞋的名叫春生的战士被敌人截回了村里。“大姐,我在这儿。”坐立不安的领娣忽听树上有人说话。“春生同志,快下来,包袱在这儿。”那春生从树上跳墙进院,进了领娣家的屋。领娣边为他倒水边说:“春生同志,你多大了,可不该喊我姐姐。”“我19。”领娣说“我也19,腊月里生日,应该叫你叫哥。”春生腼腆地笑了。领娣也有点脸热:“春生哥,包袱里有双鞋绣着红五星,是我比量着你的脚做的。”“你、你啥时比量我的脚啦?”“上次你来俺村,我用眼光比量的。”“那俺、俺谢谢你,我走了。”“等等!我又做好了两双,同志你也带上。”nainai从里屋摸了出来。“八路小伙,俺孙女看上了你,让我摸摸你长得排场不?”(第二天午后,春生照样去村外浇地,那位大辫子姑娘又来了,穿的是一身粉绿色衣裙,胸前仍绣有两朵大红牡丹。“春生同志,我的小手绢呢?”“不还你行么?我已经珍藏在家里了。诶,你怎么知道我叫春生?”姑娘诡秘地笑了“这里的姑娘们,谁不知道你叫春生?只是个小排长,就哪家的姑娘也看不上!”“可我我一见你就喜欢上了。你叫什么?”姑娘扑哧笑了“我叫徐领娣。从小就喜欢咱部队上的人。你‘春生’这个名,我更是早就珍藏到了心里。”“那今晚咱俩谈谈,你说在哪?”“到你家吧,半夜里你给我留着门。”春生一听,乐不可支。“行,你一定来!”一连几个晚上,小伙子与姑娘在家中偷偷幽会,相处得情投意合,如漆似胶。渐渐,父母察觉出了儿子屋中夜里有动静,白天也总是无Jing打采,不免追问。春生只好实话实说:“爹,娘,我在谈恋爱。”“姑娘是哪村的?”“她说她是塔上的。”“塔上?附近没这个村呀。那闺女叫嘛?”儿子说“她叫徐领娣。”他爹一听“咦,好熟的人名。塔上的,徐领娣”猛然,爹想起了什么,急拉春生娘到一旁说:“坏了,咱村村西烈士塔上,不是有个女英雄的名字就叫徐领娣吗?莫非”娘一听慌了神“快找个Yin阳先生想个法子吧!”爹镇了镇心神儿,说:“别怕,快去把咱家多年保存的朱砂泡到水里,背过春生,今儿傍黑偷偷泼到咱家门前”)徐领娣自那夜送走了取军鞋的春生,一颗心也似被他牵走了,几个月来,天天打听那支部队的消息。老村长说,他们没走远,说不定几天后打回来了。事情还真让老村长说中了,不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八路军在正定城东与鬼子交上了火。不少青壮年都去支前抬担架,抬下来的伤员就在村子里附近村子里救治。徐领娣和全体妇救会的人正忙得团团转,老村长领来了一付担架“领娣,你来看一个熟人。他的肠子被打出来了,人快不行了。”“谁?”万万没有想到,担架上躺着的正是那副熟悉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