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游记,可惜文辞普通,读起来十分枯燥。
不过,这位书生曾跟着一艘海船出过海,也到过外邦,因此程岩读得格外认真。
就比如现在这一部分,书生写到了一个名为天竺的国家,根据程岩的印象,天竺应该地处于大安的西南面,中间隔着吐蕃,也是个大范围近海的国家。
很多年前,便有华夏僧人从长安西行,到天竺求取佛经。
据游记记载,那书生走遍天竺十八城,见识了与本国迥异的风土人情,听闻了数不尽的历史传说,哪怕书生的辞藻再乏味,所描绘的新奇世界也让程岩颇为神往。
突然,他的视线落在一行字上——
“丁丑,六月十二日。晨餐后登船,顺流而南,曲折西转十里,为河海接口。又二十里,下无尼蒙滩,沿岸碧青,稻浪延绵……”
程岩也不是第一次见庄思宜裸着半身,但心跳却不住加快,他忙小退一步,道:“我找你有事,还不把衣服穿上?”
庄思宜哪肯理会?程岩越是无措,他心中越是发痒,于是故意学着轻佻的动作,勾起程岩的下巴,“我身上哪儿没被阿岩看过,穿不穿有什么要紧?”
程岩一慌,想要推开对方,却在触到庄思宜温热的皮肤时猛地抽回手。
庄思宜被程岩一摸,顿觉心神一荡,只恨不得对方的手将他全身上下都抚遍。只想着那般情景,他便觉得嗓子发干,燥热无比,似乎立刻就要起反应,于是也不敢再逗程岩,赶紧松开了手。
程岩见庄思宜随意取了件袍子披上,偏偏并未穿齐整,露出了大片胸口。如此半遮半掩,更让他心神不宁,差点儿快忘了自己的来意,忙道:“近日天寒,你还不快将衣服穿好,不怕着凉吗?”
庄思宜只笑了笑,便听话地合拢衣衫,“多谢阿岩关心了。”
程岩暗自松了口气,找了把椅子坐下,强自镇定道:“思宜,我在一本前朝的游记中发现,原来天竺早就有人成功培育出了海水稻!”
他将手中书卷翻到那一页,而后递给了庄思宜,后者愣了愣,接过书卷细细一读,隔了好一会儿才抬头道:“天竺可在万里之外,与大安之间还隔着吐蕃,就算他们有培育之法,阿岩又从何处取得?”
程岩抿唇一笑,“你说,朝廷何时会开海禁。”
庄思宜一怔,是了,改革一派早有开海禁之意,如今皇上大力支持新政,怕是要不了就多久就会开放海禁了。
“阿岩想让人出海天竺?”
程岩微一点头,将自己的打算说了,“等朝廷一开海禁,我就写信告诉二郎。”
庄思宜见程岩几乎快喜形于色了,忍不住笑道:“没想到还真被阿岩给找出来了,若二郎能顺利带回培育海水稻的办法,又被你成功试种了出来,那岂不是能将沧海变桑田?”
程岩微微一笑,“沧海变桑田不敢想,能将盐地转为良田我就满足了。”
庄思宜继续说笑:“有如此功绩,阿岩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那我自然要好好巴结你,没准儿沾了你的光,后世的史书上也会有我的名字。”
程岩:“……”
闲谈时,忽听隔壁桌有一青年道:“真的,我都去看了,海边确实长出了稻谷!”
程岩一愣,脑子里顿时闪过点儿什么,注意力也不免被拉走。
细听之下,原来是有人在百川村的海边滩涂发现了几株高约五尺,形似芦苇却结穗的植物。有村民好奇地将植物带回家,却发现这竟是一株野生稻谷,稻米色近胭脂,煮熟后口感较涩、偏硬,类似糙米。
可百川村的海边常年被海水浸泡,根本不可能栽种稻谷,因此其他人都不信青年的话。
程岩拧眉,百川村不就是涠县的一个村子吗?而涠县恰恰正是曲州另一个下县,因为县中大多村落靠海,三十多年前时有倭国海匪从此地登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久而久之,县中人口大量迁移,原本还算繁华的县城渐渐破败萧条。直到二十多年前朝廷下令禁海,县城才重回安宁,但之前十年动荡已伤了涠县的根基,一时间很难恢复。
程岩原本想等普山县培植绿白茶树一事步入正轨,再着手涠县的治理。毕竟涠县与普山县不同,它靠海近海,环境优越,等朝廷开放海禁后机会必然不少。
但他此时听到了青年的消息,隐隐觉得耳熟,总觉得其中隐含着一件关键之事,可他想遍前生也想不起来。
如今他瞧着庄思宜自信的样子,又想到新帝对庄思宜的信任以及朝廷目前的大好局势,不禁放下了心。
既然朝廷上用不着他来担心,程岩便一头扎在了民生上,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绿白茶树的培植。
陆秀明言而有信,一旦答应了就非常尽心,而普山县的县令不敢违背程岩的命令,也竭力配合。
普罗山上的村民在听了县衙书吏们的宣讲后,大都明白了此举的意义,尽管还是有懒货的存在,但更多人都愿意积极参与。
短短时间,普罗山上最适宜绿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