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王虽说这时不便进宫露面,可泓帝重伤未醒,楚王还是换回了亲王服进了一趟宫,却没踏进内殿,询问了一番,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之意,见到了太后,不管太后心里多恨,两人面上还算是过得去,之后楚王也不多留,直接出了宫,回了楚王府。
只是临走之前,忍不住视线扫过站在遗风道长身后的巫舟,敛下的眼底闪过不舍,可如今大局未定,贸然让人知晓两人的关系,只会给巫舟招来祸端。楚王强忍下不舍,离宫之后,开始按照遗风道长交给他的刘妃提前藏在楚王府的几封密信以及令牌信物。
密信里一封是家书,一封是遗书,还有一封是一份名单。
家书很简单,是若是有朝一日,他若是有机会见到这封信,代表他已经复活了;遗书则是刘妃提前写好了,也将当年的事事无巨细告知了楚王,与遗风道长说的相差不大;至于最后一份名单,则是当年荀王的心腹。
荀王也就是楚王的生父,当年荀王战死,他手下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心腹,荀王死了之后,刘妃被先帝胁迫之后当时想过寻求他们的帮助,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当时怀有身孕,一旦有个万一,肚子里唯一的骨血根本保不住。她只能铤而走险答应了先帝进了宫,而那些心腹以为荀王妃殉情,荀王并未留下子嗣,这些年,他们在朝堂上身份地位都不低,更有几位兵权在握。
刘妃写下的这份名单,是经过筛选出来的,她知道自己快死的时候,找人一个个查过试探过,确认这些人是可用依然对荀王忠心耿耿。
而那令牌就是楚王能联络的信物。
接下来的三个月,楚王复活回来之后明面上深居简出,实则则是偷偷联系了那些旧部,那些旧部在刘妃死之前联络过,也知晓了当年的事,原本以为楚王死了荀王是真的绝后了,可没想到楚王竟然能死而复生,自然是愿意追随楚王。
楚王私下里开始接触这些心腹,一步步安排,只是例行隔几日进宫去看一看泓帝。
泓帝一直没能醒过来,不知国师死之前用的那宣纸上到底施了什么,血止住了,却一直未能醒来。这三个月来,一开始太后很担心楚王会逼宫,不过一直相安无事,楚王也没见有什么举动,她开始垂帘听政,暂代处理朝政等皇帝醒来。
一开始文武百官自然是不愿的,后宫不干政,可如今皇上未醒,子嗣年幼,国师更是修身养性躲在国师大殿里不出来,他们总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只能硬着头皮同意了,太后对这一点很满意,只可惜,她有这个心,眼界到底不行,对朝堂上的把控提议频频出错,刚开始两个月还好,由先前的余威还在,暂时出不了什么乱子。
可等到了第三个月,太后出了几次错,差点酿成大祸。
连一直观望的柴相脸色都变了,满朝文武废了不少功夫才将这个窟窿给弥补,太后一慌,接下来更加错……而这时,坊间也开始将当年楚王的丰功伟绩一一传颂出来。
想到当年楚王的才能,朝臣动了心思,长此以往怕是要遭,更何况,太后掌权,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终,在楚王回来的第四个月,柴相直接在早朝上跪地请命,请楚王暂代摄政。
柴相一站队,几乎半数之多的朝臣都站了,一时间太后气得不行,可若是她还没有插手朝堂之事这么久还好说,可她插手了,却不行,还搅合的一团乱,甚至说不出反驳的话。若是这时候拒绝,只能失了臣心,太后咬牙,就不信一个死了十年的人,对朝堂之事一窍不通,真的能比她做得更好。
太后下了凤旨,楚王临危受命,不过半月,将朝堂上的事肃清,处理的有条不紊,甚至超过了泓帝在位时,太后这时候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太后起了杀心,却被人赃俱获,太后不得抵赖,想要反抗,这才发现不过数月,她竟然早被架空,直接被囚禁在了宫殿里,因为谋害亲王,不得再踏出宫殿一步。
又三个月后,泓帝昏迷不醒中驾崩,以柴相为首的诸位大臣恳请楚王即位。
楚王在“百般无奈”之下,只能临危受命,改国号为楚,三日后举行登基大典登基为帝。
在这三日的时间,楚王搬入皇宫,以最快的速度肃清了整个宫里泓帝以及太后的人,动作之快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却也不得不俯首称臣。
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楚王在登基的前一日,终于趁夜偷偷潜进了国师殿的偏殿里。
巫舟这几个月因为不能见楚王,楚王也不方便进宫,他只能跟着遗风道长学,遗风道长恨不得将所有的东西都一股脑塞进他脑海里,用的理由就是他当年旧伤未愈,已经不能修习更高深的术法。巫舟却不一样,悟性极高,遗风道长也不说别的,就只一句若是不学好,以后当不成国师就不能好好护住楚王……万一再被小人给?
遗风道长每次开个头,巫舟就默默好好学了,让遗风道长很是“感动”其孺子可教。
巫舟其实知道前日,王爷就入住了养心殿,他跟着师父见过几次,可宫里还没肃清干净,楚王还真一次没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