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也停下来。柳断笛下了轿,只道:“那边耽搁不得,你们先过去支雨棚,留一个引路的就成。”
领头的兵将本是顾虑钦差的安危,但转念一想灾民那边的确不得耽搁,便留了两名武艺较为出众的士卒,自己则带着其他人先行。
待人走远了,柳断笛便扭头走到一颗古树旁,躬下身去摸埋树的土渣。苏偃跟上来,见他掐着一把地上的泥土目不转睛,不由问道:“怎么了吗?”
柳断笛抓着土送至苏偃面前,道:“你瞧,这土壤颜色呈黑,shi润而不chao,分明是属肥沃一类。”
苏偃就着柳断笛的手,上去捏了捏便点头,“确实如此。可筹南一带雨水通多,况且不久前刚刚经历洪灾,shi润泛黑并不如何奇怪。”
柳断笛又道:“你这个看法,到也说得通。不过你仔细想想,前些天历经洪灾的确没错,可截至今日却已有一段时日。如今天气处在深秋至冬至期间,阳光雨水并不稳定。可无论阳光还是雨水,定是覆绕整块地的。暴阳昼日,又加风霜昼夜,如此更替下来土色怎会泛黑?现在时节干燥,土壤浸了水,稀释得快,若本质不肥沃,一定是干而泛黄的。”
苏偃想罢,直觉得这些足够推翻他方才言论,简直毫无反驳的余地。
柳断笛搁下泥土,掸掸袖口手臂上的灰尘,环视了四周,却又感觉不大对劲。
地上的确满是丰润肥沃的黑质土壤。可柳断笛越往里面走,越发现一些零零星星的干涸土质。虽然是一片一片,但若是拼凑在一起也是不小的区域。
柳断笛不禁皱眉。
苏偃似乎也注意到,可他虽有些这方面的常识,却也是知而不Jing。便想去问问柳断笛,他见柳断笛稍皱眉头,便知他估计是犯了难。
这时忽然起了风,卷着地上少许土渣一齐刮了去。一片阔土上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遮风的,遍地都是倒塌的房屋与树木。一阵风吹得几人凉飕飕的,却愈演愈烈,没有停下的趋势。苏偃听到柳断笛咳嗽几声,忙去牵他的手,底下却触到一片冰冷,这才发觉他不知何时将那裘衣给脱了。苏偃不住想要埋怨,但终还是忍下。
苏偃知他体质及其畏寒,底子又不怎么好,于是不敢让他站在风里久站。
“怕是要变天了,我们还是先回去的好。”
柳断笛冻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点过头便由着苏偃将他迅速塞进轿里。
沿路柳断笛一直窝在一边,才缓过些劲儿来。
外头轿夫身体强壮,不觉得怎样寒冷,也可能是早就习以为常。迎着风快步行走,反倒生出一身热汗来。对于这点,柳断笛很为奇怪,巡抚明知抬轿显不如马车来得快,却硬备了轿。起初他还以为是这处草麦不盛,不好圈养的缘故,但现下明了之后,似乎并非那样。方才冷的几乎意识都快末尽了,现下好容易感到知觉回暖,他便又开始悄悄琢磨。
好在轿夫脚劲儿十足,本要一个时辰才能走完的路愣是缩短了不少。这次苏偃看紧了柳断笛,没让他再一个不留神丢了裘衣。但又见到柳断笛一下车就过去视察,苏偃便哭笑不得。这人真不枉为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一型儿,好像丝毫不在意自己似的。
士卒们动作很快,前后相隔的时间内,便在靠墙处搭了两张五丈左右宽高的雨棚。也已经架了柴火,火上烤的是一口大锅,锅中煮着白乎乎的粥。有不少人围在棚台前推挤,但均被另外几名士卒强力拦下,不知是他们饿的久了不大有力气,还是士兵推搡的力道过大,竟有几人摔在地上。柳断笛忙要上去制止,但被苏偃截下。苏偃牢牢扣住他的手腕道:“民间便是如此。为官若太过仁慈,定不会有好结果。”
柳断笛只能瞧着他们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然后任由士卒赶去一旁的角落中窝着。他突然觉得有些莫名的悲哀。苏偃松开他的手,意示他可以过去了。
那边一直站着指使的兵将想要舒展筋骨,猛然蹙见二位钦差,便差人看好锅中的粥,自己过来迎见。
苏偃免了他的礼,只问:“怎么都把人聚到这里来了?”
将领道:“回四皇子,是巡抚大人的意思。发灾过后,大家各无居所,散在别处反而不安全,在这里好歹相互有个照应。”
苏偃点了头,心道这巡抚也总算是作对一件事。望望四周,的确搭了不少帐子,便又问:“几日了?”
“从刚开始集人,到今日,大概有半个月了。”
“半个月?”柳断笛听那将领说完,忽然接过话,“都在这里不曾走动么?”
“是的,”将领见柳断笛神色稍黯,便又道:“以前都是从巡抚大人那里运粮,量数有限制,几乎每人每天分不到三碗,便决定大家轮着喝粥。不过现在二位大人由京带来的粮食,至少够半个月的伙食。”
柳断笛本想再问什么,但想了想还是打住。皇帝派来的赈灾粮不止一次,而且绝不在少数,为何运达筹南就所剩无几了?
雨棚那边吆喝几声,便又有人围了过去。大概是粥开了,这次兵卒并未阻拦,只是让他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