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体好像沉浸在小镇的温泉里,温暖由内而发,呼吸越来平和。他索性学着詹叔,闭上眼睛,让全身心更加投入,沐浴这场禅的洗礼。
早课结束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僧人们安静有序的走出大殿。詹叔和李小默正想离开,身后传来一阵浑厚的声音,四川话口味很浓:“施主,留步。”
詹叔和李小默惊奇的回过头,发现方丈大师,正对微笑着对着他们招手。詹叔和李小默走到大师跟前,深深的鞠了一躬。“大师好。”两人真诚的问好。
“两位施主,很难得,清晨这么早,就来听我们诵经,辛苦了。”
李小默明白,主持看到他们两人,这么早就来听诵经,很是欣慰,就和他们很寒暄一下。机灵的李小默,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向大师恳求到:“大师,我叔信佛,一直很虔诚,一大早就赶过来听您诵经。但是可能由于语言不通的原因吧,他听得不是很清楚。能不能耽搁您几分钟,给我们用普通话,讲一段佛经。麻烦您了。”李小默可怜巴巴的看着主持大师。
“哈哈,施主,遇见了也是缘分,好的,贫僧就为你们讲一段经。”主持大师非常和善,请他们坐在刚才僧人坐过的垫子上。詹叔更是激动不已,笑的合不拢嘴,眼神里溢满了对李小默的感激。
“大师,太谢谢您了,说实话,我最近生活中,有些琐碎家事不是很顺心。希望您给我我开导一下。”詹叔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那就讲一段吧。”
“好的,太谢谢您了。”他们两人连声道谢,安静下来,认真倾听。
神圣的木鱼声再次响起,大师用普通话开始给他们讲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诵完这段经,大师手中的木鱼停止,开始给他们翻译这段经文的意思:当时,我听到的就是这样,婆伽婆。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是一切诸佛光明庄严永恒不变的境界。假如众生一念清净,也可进入此境界。如此身心诸空,一切众生平等,十方圆满无缺,自然随顺佛性。在此不二境界中,所在皆是净土,种种烦恼俱灭。大师顿了顿,又继续给两人释疑。
"如是我闻,一时"这几个字,每部佛经的篇首都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你们可能不知道,佛祖释迦牟尼讲佛法,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他圆寂后,弟子们担心后学者无所依凭,决定将佛祖所讲的佛法集成经文。当时证成阿罗汉境界的弟子共有500余人,其中阿难"多闻第一",记忆力极佳,所以由他如实记录佛祖所讲的内容及说法时的场景,由其他师兄弟共同参证认可后便成经文。由于集合了大家的智慧,所以佛经绝少差讹。
"婆伽婆"三字含意丰富,就是已经证道成佛,身心一切自在;功德智慧炽盛,佛光普照四方;外相端正庄严,令人神驰心折;一切吉祥圆满,无烦无恼无灾;一切众生崇敬,地位尊贵无比。
刚才说的 "是诸众生清净觉地"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众生一念清净,心如真空,也自然进入到神通大光明庄严境界中。因为这种境界原本是众生本来就有的,只是被外物迷乱了。好比真空之中,原本空无一物,把氧气、二氧化碳、水分、尘土等种种外物填进去,就不是真空了。
一般众生难以达到这种清净光明境界,就是因为贪求外物,沉没在"散乱"与"昏沉"中。就好比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都在散乱中,所谓散乱包括善念、恶念、无记(不善不恶),普通谓之妄想。不散乱的时候便落入昏沉,晚上睡觉是大昏沉,大瞌睡是细昏沉。人生就在此两个境界中,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散乱与昏沉合起来谓之妄念。有此妄念,所以不能清净,自性光明就被障碍了。"
"身心寂灭"四字的意思就是"空",或者说真空。这是一种境界,很难尽解。至少要明白,我之所以有烦恼、担忧,是因为我太爱惜自己。如果我不把自己放在心上,我哪来的烦恼、担忧呢?比方说,我太需要别人尊重我、喜欢我,所以我才对别人的闲言碎语、冷言冷语耿耿于怀。如果我只看重自我评价,不在意别人是否尊重、喜欢我,别人说什么就无所谓了!
但是,"我"怎么可能不在意别人是否尊重我、喜欢我呢?这是解不了的另一半,只能慢慢去悟。
"平等本际"即是指"众生平等"的境界。可以这样说,把自己降低到"众生平等"的地位,也就是把自己抬高到"众生平等"的地位,不比任何人高,也不比任何人低。唯其如此,才合乎"婆伽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