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去长信宫中早就去了。
若不是实在没法子,她怎么会明知道阿娇心里对王太后膈应,还来同阿娇说?
阿娇在这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推脱。
她还在恨母后!
只是再火大再恼怒,平阳也只得把这些即将喷发而出的情绪死命压下。
如今的陈阿娇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靠天子恩宠而在后宫立足的皇后了,她所出的皇子被立为太子,军中冉冉升起的将星卫青自和雪舞成婚后就更是彻底和陈氏融为一体。就更别说如窦婴、程不识、李广等朝中老臣的支持,皇后羽翼已经隐隐丰满了。
而她平阳尊贵是因为自身是不错,但也仅仅只是尊贵了。
想要在朝中说得上话,想要为后人谋个好出路,她就不能得罪阿娇。
天知道陈阿娇所出的这个才一岁的小太子是不是还真就一路顺风顺水地登上大位。
平阳当下也只得装作听不出阿娇话里的不耐烦,笑了笑,忍气柔声道:“母后老了,Jing神头不足。说话许多时候都是没过脑的,倒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彘儿也是气性上来了,就不肯听人分说,也就只有你能说的进去了。”
这是认输服软了?
阿娇的唇边终于爬上来些感慨的笑意,前世时卫子夫为后时,平阳自持是她的旧主人,可一向没分什么尊卑。
也就是卫子夫的性子绵里藏针,才没叫平阳占到多少便宜。
但是对卫子夫认输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听说还撺掇过卫子夫对付她这个李夫人,被卫子夫拒绝后,骂她是个受气包。
如今不但委婉地承认了王太后的话确实说错了,还承认她在阿彘跟前说不上话。
能叫白天鹅一样的平阳低头,也真是稀罕。
阿娇的笑愈发叫平阳难堪,对着比她小十几岁的弟妹低头,这滋味确实不好受。
平阳有的时候真的不明白,她陈阿娇除了这副天生的美貌和自小伴着阿彘长大的情意,还有什么叫人割舍不下的东西?
阿彘怎么就那么为她要生要死?
等平阳终于走后,阿娇在寂静的宫室中捡起一本神话看了没有半刻钟,心思到底还是又绕到这上面来了。
但凡长点脑子的人都清楚,刘彻这是借着和太后发火的机会来警告朝内有此心者。
王太后别管是无心还是有意,她的话到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这些人都习惯了安逸富足的生活,不愿再受战火之苦。
是以哪怕刘彻对匈奴连打了两次值得大书特书的胜仗,朝中民间还是有思定反战的论调。
天下众生,哪能要求人人一个想法?
刘彻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不能接受连帝国的最高层都已经开始习惯忍辱的生活,甚至习以为常。斑之说感谢呆呆木瓜的两张宝贵月票!!!么么么!24张了!大家加油让这个没有存稿的作者加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深谋远虑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
其实人之本性,既不美好,也不过分丑陋。
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
生的本能表现为善良、慈爱、宽容等积极光明的行为。
死的本能则表现为杀戮、贪婪、自毁等邪恶极端的行为。
贪生怕死……或者说好听的……爱好和平认真说来也不算是恶性,人本思安。
尤其是对这些习惯了翠绕珠围、膏梁锦绣生活的人来说,战争代表着动荡。
这种动荡极有可能会毁掉他们安逸奢靡的生活,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至于边郡军报上那一连串冰冷血腥的死亡数字,对这些贵人来说什么意义都没有,激不起他们心底的一点涟漪。
难道没有匈奴人就不死人了?
也有些好心的贵妇人,会在宴会时说起这个叹息两句真是作孽。
但也就仅仅到此为止,转脸就会被首饰发髻这些女人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牵去心思。
对这些锦衣纨裤的贵族,刘彻从来没有指望他们能忽然爆发出什么热血报国的情绪,他会好好地圈养他们,叫他们心想事成地继续眼前的生活。
好在这些人只是少部分,好在朝中文臣武将想把脊梁伸直的到底还是多出许多去。
但等王太后都能情急之下说出同匈奴人和亲低头可保一世平安的话来时,刘彻才发现自己从前的认知很可笑。
当朝太后都觉得汉匈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不打的,那其他人呢?
都觉得他这个天子在好大喜功?在穷兵黩武?
真该把这些人全丢在边郡去,让他们知道给匈奴人当奴隶是什么滋味,让他们知道眼看着匈奴人jian污自己的妻女又是什么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