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露出马脚的。
这些事,自然有家中长辈们出手,便是陆寻想要往里面掺和,长辈们只怕也是不会允的。
等到关于李慧淑和程越的流言总算是稍稍褪去了热度,晏池也正式被授了翰林院编修,开始了每日忙碌的日子。
一甲三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受翰林院编修。
二甲进士以及三甲的同进士,若是不想候着地方官的缺,想要留京任职,便需考取庶吉士,考中之后三年之后视成绩看能否留京。
大多数人自然都是想要留京的。
因而,许多二三甲的士子都参加了庶吉士的考试。
最近一段时间处于风口浪尖的程越,自然也是如此的。
不过,陆寻也听说了,程越并未考中,最后程家只能花了大笔的银子,想要替程越谋个地方上的肥缺,或者去个富庶一点的地方做父母官。
这也是因为程越最近算是惹了所有人的瞩目,这才会程家发生一丁点的事都会被人给传出来。
陆寻想了想前世的程越。
前世的程越在仕途上算是极为顺利的,二十来岁便考中了二甲进士,后来更是成功考取庶吉士,三年散馆之后补了缺在京为官,后来娶了陆寻,借着陆家那时还剩下的几分力一点点晋升,等到陆家没办法给他带来助力了,又有安喜县主在后面撑着。
可不知道有多顺遂。
陆寻承认自己就是个幸灾乐祸的人,知道程越过得不好,她竟然有种“这样我就放心了”的满足感。
在陆寻关注着京城的新动向的时候,陆府里,章氏和卫氏见天儿的就凑在一起。
为何?
章氏是为了替晏池挑媳妇,而卫氏嘛,则就是为了陆寻的亲事了。
陆寻六月里就要满十六岁了,京城的闺阁千金里,像她这么大还没定下亲事的真是少之又少,卫氏从前是想着要多留陆寻一两年,但这可不代表卫氏就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耽误了亲事了。
这不,正好章氏也忙着替晏池找媳妇,这妯娌俩可不就见天儿的凑一堆,嘴里谈论的都是哪家的千金俏,哪家的郎君好……
等等。
卫氏向来就疼陆寻,现在又是事关陆寻的亲事,因而也没瞒着陆寻。
“寻寻,你的年纪也不小了,纵是母亲想再留你一两年,现在也该定亲,再留个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嫁妆,到时候出嫁也不会显得匆忙……”
“……母亲也不是那等古板的,咱们女子嫁人啊,若是能嫁个自己心里喜欢的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寻寻你要是有喜欢的人,可不要因为害羞就不与母亲说,若是合适啊,母亲也是能成全你的……”
“说不定,还能唤到府里来让你们好好见上一面呢!”
卫氏是这样对陆寻说的。
陆寻闻言也很有些感动。
不得不说,卫氏是真的太宠着她了。
自古这婚姻大事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女儿家自己能作主的,便是如此,卫氏都能说出成全她的话来,可见卫氏有多心疼她了。
若是陆寻心里真的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双方的出身差得又不是太远,只冲着卫氏对她的疼宠,想来她也定是能如愿的。
不过……
陆寻仔细想了想,这两世以来,她好像还真的心里就没有那样一个人。
就是前世她嫁给了程越,与程越做了十几年的夫妻,但程越在她心里也就只是与“夫君”这个词划上了等号而已,并没有如那些话本子里写的一样,将程越放在了心上,因他的喜而喜,因他的忧而忧。
这样想来,是她太冷情了?
陆寻拧着眉头这样想。
重生之后,陆寻是再没想过要与程越扯上什么关系的,不过,身为女儿家,她总是要嫁人的,总不能一直呆在府里做个老姑娘,让爹娘和两个弟弟养着吧?
就算她自己乐意,只怕爹娘和祖母也是不会同意的。
那么,问题来了。
她该嫁给谁呢?
陆寻将两世以来她听说过的各府年龄相当的公子哥儿都想了一遍,到最后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她好像……
对嫁人这回事并没有什么期待。
这是不是有些不正常?
陆寻不由得这样想。
因为纠结着这个问题,陆寻又跑到了晏池的书房里,两手托着下巴细思着关于自己婚事的事。
这时晏池还没有回来,书房里只有陆寻自己,她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答案来,干脆就将这等难解之事给抛到了脑后。
关于婚事,反正有爹娘和祖母看着,以卫氏疼她的程度,必定会好好替她挑上一个再好不过的夫婿,她到时候只管听从母亲的嫁过去就是了。
至于其他的……
前世她都能和程越一起过上十几年了,今生想来也是可以的吧。
这样一想,陆寻倒是彻底想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