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昭懒得再看,转头就走,吴氏看见,尖声笑道:“你跑什么?你个懦夫!严昭,你就是个懦夫!杀了你母后的不是我,是你的父皇!你有本事弄死他……啊!”
内监又狠狠打了吴氏一巴掌,终于打的她头脑发昏、说不出话,回头看时,太子殿下已走到门口,正迟疑,就听太子吩咐道:“陛下说了,不许给她治伤,叫她慢慢把血流光,若是血自己止住了,你知道该怎么办。”
“是,小的明白。”内监赶紧点头哈腰答应,等太子殿下离去,就找了把裁纸刀看着吴氏,随时补刀叫她血流不停,这样一直守到掌灯时分,吴氏才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
此时乾元殿中的嘉泰帝已经服了药睡下,他到底没见宰辅们,分封皇子也不过是口头说说。严昭守在乾元殿,听说吴氏已死,只冷漠的点点头,说:“后事怎么处置,明日问父皇吧。”
嘉泰帝这一晚睡的并不安生,几次噩梦醒来,看见严昭在侧,总要赶他走,严昭自是不肯走的,如今正是要紧时刻,他怎么肯离了御前?反正嘉泰帝也是色厉内荏,力不从心。
于是第二日太阳升起,嘉泰帝起身时,因没睡好,脸色尚不如昨晚,他听说吴氏已流干了血死去,只哼一声道:“便宜了她!拉出宫烧化了吧。吴家流放的事办了吗?”
自然还没来得及办,于是嘉泰帝又发一回火,责令郭德胜亲自去办。
在乾元殿外候见的姚汝清听说此事,特意安排人留意,到第二天吴家一家被流放出京,消息也就传了回来。
“给吴承辉出谋划策的人叫陈鳌,原是集贤书院助教,据说颇有才名,不知为何没有报名科考,反而投了吴家。已派人往集贤书院去打听他的为人来历了。”
“此人现在何处?”
“被二殿下打了之后,吴家把他安置在广利巷一处宅子里,但小人找去时,早已人去楼空,据左邻右舍说,那宅子过了端午就再没见过有人进出。”
姚汝清点点头,交代属下继续盯着此事,也就丢开手了。如此又过了七八日,西京集贤书院那边终于有了消息,与消息一同传回来的,还有一封苗逸飞的信。
“陈鳌为人清高孤傲,在书院时,唯一交好的就是表少爷。”属下如此解释。
苗逸飞回去书院也快三个月了,期间其实没少给姚汝清写信,无非都是认错,求舅舅原谅他一时行差踏错,姚汝清只看了一封,剩下的干脆找了个匣子装起来,丢在一边。
不过这次不同,姚汝清听说苗逸飞与陈鳌有关,思及这个外甥对太子的态度,难免心生怀疑,就拆开信细读了一遍。
苗逸飞信中先问舅舅一家好,言辞十分守礼,接着就提及陈鳌,说此人是钱塘人士,祖上原是世家,虽到前朝就已败落,陈家却不甘如此,仍尽心培养子弟,希望家中能出一二高官,使家族重新兴旺。
姚汝清自己看完,见信中没什么不能给女儿看的,转手就给了姚白栀,“我问过了,此人没有到我门下投拜帖,无论是你姑父的名帖还是声称是苗逸飞引荐的,都没有。”
姚白栀还在磕磕绊绊的看信,繁体还竖版,这版式也太不友好了吧?!不过静下心来花点时间,她还是把苗逸飞信里明白写的和他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暗示都看懂了。
“看来我没猜错呀。”姚白栀跟丞相爹说,“这个陈鳌急于出人头地,听表哥说惹了您生气,恐怕他来了,您也未必收留,所以他虽然拿了姑父的名帖,到底也没来咱们家。正好曹家子弟给了他王家名帖,我就奇怪嘛,他一个刚来京不久的文士,如何能知道宫里三殿下的情形?”
她能看出这层意思,姚汝清自然不会看不出,但他并不在意,反而称赞太子说:“若是真的,殿下确实手段高超,眼力也超卓,换成是我,恐怕很难猜到废后的要害其实在那个从不出来见人的三殿下身上。”
废话!他是重生的,他已经知道刘太医是怎么回事,也知道皇后急眼了真会下手毒杀亲生儿子,当然一戳一个准啦!
“可是这么一来,三殿下岂不遭了一场无妄之灾?被生母毒害,又被貌似友爱的兄长利用,估计之后不久,太子殿下还会想办法把他和二殿下一起扫地出京呢。”
“不破不立。三殿下出京也是去做藩王,至少自己做主自由自在,不比从前那样困在一处小小宫苑里好得多?阿栀,凡事要往长远了看,好比废后一事,不管过程是怎样的,谁利用了谁,总归结果是好的,拨乱反正、洗清冤屈,让恶人有恶报,你能说是太子殿下做错了吗?”
他是没错啦,但我不想嫁给他呀!就算不为了任务、不虐他,我也不想嫁给这样一个人呀!
姚汝清看女儿绷着脸撅着嘴,一副“我不想听”的样子,便又缓和了语气,说道:“再者,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看事情的角度。你如今是以旁观者来看待此事,又心软纯善,便觉着三殿下无辜可怜,那你有没有想过,当年亲眼目睹先皇后惨死的太子殿下也很无辜可怜?若你是太子殿下的亲人,亲眼看着他这些年来遭遇的不公和冷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