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一笑,不舍地合上书,望着窗外月色低喃:“原来,这就是你的道。”
桃源县,张府。
一名小厮急吼吼地冲入院子:“老爷,小的抢到了!”
“真的?!”张举人从书房里快步出来:“好你小子,回头老爷赏你。”
周菀之被丫鬟搀扶着过来,恰好撞见这幕,她笑道:“什么事让夫君这般高兴?”她转眼见到小厮抱着一摞书,心下明白了,“恭喜夫君,可算是买着了。”
卖得太快,又必须由皇家书坊印制,县里供不应求,这几本还是公公跟书行打过招呼,对方答应售书时会提前通知一声,才让他们抢到的。
张举人从小厮手中小心翼翼地取来一本,抚摸着封皮五个字,心里发颤地想,这可是皇上的御笔啊!
他敬畏地翻开书,只粗粗扫了几页就觉此书文采斐然,言简意深,不禁叹道:“好!难怪连大儒们都赞不绝口!听闻明年春闱的主考官或许会轮到吏部尚书刘大人,正是请他作序,仅仅这一点,就足够天下读书人为之疯狂了。可惜此书现今不过印了五册,听说一共有四十余册,不知剩下的京城何时会刊印?”
周菀之笑了笑,她夫君八年前考中举人,又连续两次落第,一直在家苦读。她知道,尽管夫君已年近不惑,但依旧对明年春闱抱有很大期望。
名头实在太响,周菀之不免有些好奇,她取来一本,细细翻看,忽然,她在扉页上见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韩鸿雪?
方秋晚的丈夫不就叫这个名字吗?
她脑子里骤然浮现了个女子的身影,这些年,尽管她很少想起方秋晚,但却一直没有忘记过对方。一是两家人本来的纠葛,二是方秋晚临走前,她丈夫曾编了个故事,被说书人念得满城皆知,让周家受了不少指责。
她当时还有些怨气,幸而娘家宽解、夫家体贴,让她渐渐想开了,十几年过去,那些情绪早已淡了。
此时,周菀之看着这个名字,心道韩鸿雪会是她想的那一位吗?于是问道:“夫君,这位韩先生是哪里人?”
“对!你不说我差点儿没想起来,韩博士正是桃源村人,不日就将返乡探亲。”张举人摇摇头道:“也不知他是何等风姿卓然,能让皇上这般赏识,不行,我得赶快准备准备,说不得还有机会请韩博士指点一番。”
周菀之一怔,莫名又想到说书人口中那则半真半假的故事,想到方秋晚的嫉恨,还有对方那些在当年看来毫无可能的妄想,不禁微微苦笑。
或许要不了多久,周家与方家的故事也会传遍天下了……
四月初三,韩鸿雪与秋晚来到桃源村村口,如今的韩鸿雪可谓炙手可热,风光无限,他为了少被人打扰,一路上轻装简行,低调赶路,而今终于回到了家乡。
村口早有方家人等在那里,他们一切都好,方老大夫妇已年逾花甲,但依旧Jing神矍铄。
方秋晚的二哥虎目含泪道:“小妹,妹夫,你们终于回来了。”
“是啊,我们回来了。”秋晚微微一笑。
春风起,叶影烟碧。
又是一年九春盛景,满山花放,流光万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从桃源村来,回桃源村去。
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从娘胎里来,回坟墓里去。
_(:з」∠)_,看人民名义中毒了,推荐。
以及最近有点事情,之后都每天20:00更新,什么时候改回来,作者有话说告知~
还不知道下个写什么,我要好好想想,争取下个故事可以存点稿子。
感谢:云再再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4-04 21:09:34
读者“大花猫”,灌溉营养ye
第71章 说好的校园呢?6.1
几番沧海桑田,数度岁序更迭, 一千年匆匆而过。
大明国早已日落, 这片锦绣山河上又诞生了数个新王朝, 一直到百年前,人类进入了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东南沿海的某个小村庄正在大兴土木,有开发商看中了这里山清水秀,便在政府的支持下拍下了一大块地,准备建成豪华型养老基地。
然而就在这一天,施工队在后山挖出一座古墓, 开发商本想不管不顾继续施工, 可当地百姓不愿意,他们害怕受到先祖责罚,双方闹起来,险些酿成大祸。
最终, 政府要求开发商暂停一切施工行为,必须等拿到文物勘探报告后, 再重新申报施工流程。
开发商只有自认倒霉,然而省内的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勘察后, 确认这是一座大明朝时期的衣冠冢,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并且, 他们在墓中发现了六个毫无损毁的木箱。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木箱抬走,这件事的热度渐渐淡去,最终消失在众人视线。
一个月后, 门海省忽然宣布,省内一处大明朝衣冠冢内,发现了六个木箱,墓主人不知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