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贾琏每日除了读书,向公事闲暇时的林如海请教四书五经,教冰雪聪明的小黛玉说话,问问迎春过得怎么样,和柳湘莲比比剑外,倒是挺悠闲。
更可喜的是,王熙凤也有一点点改变的倾向。
那一日侯松走后,王熙凤就找贾琏诚恳认错,“以前是我想岔了,差点儿耽误二爷前程,如今秦妹妹已经指出了我的错处,我想着,既然如此,我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特来向二爷认错。我那时候不知怎么鬼迷了心窍,叫二爷受了委屈,特给二爷陪个不是。”
对于王熙凤这个赔礼的态度,贾琏还是很满意的,最起码看得出是真心,语气温顺,眼神柔和,不是赌气。
只是,他们俩一直以来都是冷战之态,感情可以说没有。
即使现今王熙凤赔了罪,也只能说两人能正常说话了,要说谁爱谁爱得死去活来,谁离了谁不能活,那倒还不至于。
两人此时的状态仅仅是熟悉一些的陌生人而已。
不过,贾琏在扬州这里正好无事,想了半天后,又给自己找了点儿事儿干:教王熙凤认字。
王熙凤有很多优点,这个毋庸置疑。但就是胆子太大,做事总是抓不到重点。原著中竟然能说出“告我们家谋反也不怕”这种作大死的话,还因不愿放弃管家权而流了个孩子,这些都叫贾琏无法接受。
但王熙凤此时才十四岁,前世初中还没毕业的年纪,还有可教导的余地,也有可挽回的空间,现在就放弃还嫌太早。
他之所以一直不碰她,也是因为她年纪太小、身体没长开的缘故。而贾琏自己用的这具身体也才十五岁,只比王熙凤大一岁,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于是,在等待侯松的消息的这几日,贾琏虽然依然一个人睡在厢房,但也开始和王熙凤正常说话,并手把手教王熙凤识字。
王熙凤虽然不解贾琏为什么不搬回去,但能和贾琏好好说话已是比以前好许多,秦可卿也劝她,说是“二爷受了这么大委屈,心里终归还有点气,嫂子既然真心想和好,就是忍一时又如何”?
说得王熙凤没了脾气,乖乖跟着贾琏学习认字。
贾琏倒也不是想把王熙凤培养成林黛玉薛宝钗那种诗词歌赋张口就来的大才女,只是想教她多读点儿史书,叫她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他教她读的第一篇文章是淮Yin侯列传。
韩信战功卓著,帮刘邦平定天下,最后落得个被吕后杀于长乐宫钟室的下场,不得不说让人唏嘘。
将一篇文章讲完后,贾琏问王熙凤,“韩信的功劳大吗?”
王熙凤坐在椅子上,手指抠着书上“遂夷信三族”那几个字心惊不已。
“嗯?”贾琏见王熙凤发呆,于是背着手,缓缓踱到王熙凤身边,又问了一遍,“韩信功劳怎么样?”
王熙凤猛然一惊,握书的手一紧,望着贾琏勉强笑了笑,“自然是大的,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逼迫项羽自刎,无一败绩。汉室江山大约有一多半是他打下来的。”
“那你觉得咱们家,哦,不,”贾琏扶着椅背,“贾史王薛四家加起来和韩信相比,谁的功劳大?”
王熙凤做事虽然抓不住重点,但她并不是个笨人,她再不读书,贾史王薛四家的发家史还是知道的。
听贾琏如此问,嗤笑一声,“别说咱们四家,就是四王八公全加起来,也比不上人家一根儿手指头。”
贾琏满意点头,这就好,就怕她说出个“淮Yin侯怎么能和咱们家比”这种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话。
真是那样,她就不仅仅是抓不住重点,也是又蠢又笨了。
那样的话,贾琏就会直接放弃她,不再教了。现在看来还好,她还知道韩信功劳比四王八公大。
接下来,贾琏又问,“既然如此,那你觉得,韩信的权势和贾史王薛四家的权势比起来,谁的更大?”
这都不用问,王熙凤回答的爽快,“自然是淮Yin侯的大。”又轻叹一口气,放下书,转身看着贾琏,“二爷的意思我明白了。”
“哦?”贾琏凝视着她若有所思的目光,两臂搭在椅背上,颇有兴趣地问,“你明白什么了?”
王熙凤惆怅一笑,“二爷不过是想告诉我,韩信的功劳那么大,都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咱们家虽然有爵位,可京城中别的不多,只爵位多,咱们又算得是什么呢?功劳权势那么大的人说杀都被杀了,咱们又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呢?不过都是陛下的臣子,陛下的奴才而已。”
贾琏连连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用太费心。而王熙凤显然属于聪明人,只是以前没人教她,她这才走偏了。
王熙凤说完,又拿起书,指着书上刘邦听到韩信已死之后的那几个字“且喜且怜之”,说:“韩信为高祖立下那么大的功劳,高祖听了后,却是这个‘喜’字,想来他也赞同吕后所为,巴不得韩信死。他的江山韩信出力多少,结果却是...唉,想想真叫人心寒。”
说完,王熙凤又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