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不满,想叫皇帝重罚。当然,削爵这类的不用想,三位皇子到底是皇帝的亲儿子,不可能。
但是,皇帝总得做个样子叫天下人看看吧?总不能说,你皇家的孩子是孩子,人家家里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吧?你皇帝心疼你家孩子,人家官员士大夫士绅家里就不心疼自家孩子了?
各个官员,无论是自己,还是家族,可都是有不少孩子的。他们往上爬为的什么?不就是想叫自家孩子以后过得好一点儿么?
若是当了官反而护不住自己的孩子,那当官何用?读书何用?再往下想想,忠诚何用?抵御外敌何用?维护正统何用?
此事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江南,消息传开后,其他地方的官员也纷纷跟上。
不仅仅是文官抱团的原因,而是官员们有的已经是父亲,有的将来要成为父亲。若是江南地区的官员闹得狠了,三位皇子看风声不对,撤出江南,但到别的地方做这种事儿,怎么办?
这一下,三位皇子不仅仅是得罪了江南地区的士绅,而是把全天下的士绅得罪了个遍。
贾琏一开始做这件事儿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来和林如海看邸报,听林如海分析之后才猛然惊觉。
林如海对贾琏的所为所为一直秉持着支持的态度,甚至某些时候,还充当了添柴的那只手,叫这把火烧的更旺一些。
“这件事儿一出,那三位不能说丝毫没有希望登上那个位置,只是以后再拉拢人,就会异常艰难。毕竟,大家都有孩子。”就是林如海自己打心里也是不赞同三位皇子的所为所为,他可是有女儿的人家。
据说,参奏三位皇子的奏折之多,直接堆满了皇帝的案头。
而皇帝呢,处置措施也挺快。就在全国声讨三位皇子的几日后,下了旨意,三位皇子一个不拉,爵位全都从亲王降为郡王,每人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个月。郭常也被紧急召回京城。
这个处罚措施在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了。而全国的官员们看到皇帝并没有死不承认,还罚了三位皇子,也都消停下来,不再参奏。
但是,三位皇子不可避免地威信大减。他们再到地方上拉拢官员,除非那些不在乎儿女的人家,否则都要掂量掂量这事儿的后果。
一来三位皇子名声已坏,同僚知道后,少不得会侧目。二来,万一皇子们哪一日叫他们献出自家孩子怎么办?
皇子们的业务开展较为艰难,知道此事的始作俑者是贾琏后,自然更恨他入骨。
就在金陵拐子闹得沸沸扬扬时,林如海和扬州同知朱英也闹得水火不容。一来朱英的立场和曾经逼迫林如海所做的事儿,叫林如海心里不爽。二来是贾琏那句“水至清”,林如海并没有完全照做,而是做了下变形。
林如海说,如果真的那么做,会得罪许多人。他老家就在江南,若是把那些人得罪太狠,以后不好见面。但为了辞官,不做又不行。说是不如挑一个分量够、又立场不一样的人死磕。
而朱英就是这个人。
这个时代官员系统中的同知这个职位,和知府平级,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代知府行驶一些权力,也有专门向皇帝奏报的自由,可以说是监督知府的一个有力人选。
但是,这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政出两门,底下人该听哪个?
而现今,知府和同知针锋相对,知府发一个命令,同知晚上就改了,叫官员们怎么办?扬州知府和同知不仅仅是管着扬州这一座城市,还下辖了八个县,管理着数十万百姓。如此朝令夕改,叫百姓也无所适从。
更诡异的事,这事儿是官员制度的缺陷,两人都没错。
贾琏冷眼看着林如海和朱英死磕,不仅感慨,这幸好是冬天,无论是赋税还是秋收都已经过去,扬州也没有什么大事儿,若是夏天或者秋天,赋税、秋收、再来个洪涝灾害什么的,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由此也可以看出,林如海死磕是死磕,但心里大致还算有数。
当然,两人这种情况不可能持久。
贾琏见了一次范慎,传达了一下林如海的意愿后,范慎当即参奏了两人一本,说两人“枉顾朝廷官体,一味做意气之争,将百姓置于险地”,请皇帝罢免这两个“不顾大局、有失朝廷官威”之人。
皇帝看着桌上林如海和朱英在半个月内互相参奏的上百封奏折,又因前前后后这么些事情,心情不爽,一怒之下,将两人全都罢官为民,叫两人回家读书反省。
同时,因为这件事,皇帝还下令,改变官员体系中同知和知府平级的现象。以后的同知比知府低半级,而且只能监督知府行事,不能干预知府政令。至于这个政令的好坏,现今看不出来。
两人被罢官,朱英不知道怎么想的,但林如海接到消息后,贾琏看得出来,他很高兴。就是不敢当着来传旨的公公表现出来,只能板着脸,尽力做出一副严肃Yin沉的样子。
至于贾敏的生日,林如海已经不是扬州知府,自然不用再大办了,大家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