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算,六皇子登基的日子大约就在最近两三年。
此时,贾琏看过原著的优势才算是完全发挥出来。
以后他只用安心跟着六皇子就成,不用再想旁的,那些人再蹦跶,也不可能成功。
娴妃心中大事已定,神态安闲,和煦笑道:“以后,拜托贾员外郎了。”
这肯定不是拜托六皇子的教育问题,贾琏心里明白,也笑道:“请娘娘放心。”
两人相视一笑,达成一致后,娴妃先行离开,接着,贾琏也离宫回家。
此时贾家众人已经接受了元春回家的事实,虽然听说了一些风声,木已成舟,也没有办法,贾母只是私下问了问,当知道是贾琏想要改换门庭才把元春弄出来时,半晌无语后,才迟疑着问:“此事,行吗?”
贾母怕皇后一系的人报复。
贾琏倒是不担心,不慌不忙解释道:“现今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据说也问过各位阁老和重臣的意见,那些人都不反对,六皇子登上那个位置,已经毫无悬念。太平盛世中,若无意外,皇位都会比较稳固,发生叛乱或者皇帝忽然被谁毒死的情况非常罕见,所以孙儿觉得,既然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地步,不改换门庭也不成了。”
贾母沉思片刻,叹了一声,望着贾琏,说:“你到底是长大了,看事情比以前透彻许多,这一年你在户部也极好,我都听说了,陛下夸赞了你好几次。既然这样,此事你做主吧。以后我就不再管了,我只管享我的清福就是了。”说完又叹了一句,“我老了,这家是该交给你了。”
这声叹息并不是赌气,而是贾母真的想放下一切,不愿再管的意思。
“老祖宗不老。”贾琏松了口气。
在他已经成为六皇子老师的情况下,即使继续待在皇后阵营,能不能得到皇后完全的信任,并不好说。这时候,率先在旁人观望的时候投入六皇子阵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者,就如同他所说的,太平年景,政局比较平稳的情况下,政变成功的概率极地,除非政变的那位皇子雄才大略,是乱世之枭雄。
但现今那三位聪明是聪明了,却不是什么雄主,一定意义上说,还不如一直跟着娴妃低调不显、安安稳稳长到现在、一直给人人畜无害印象的六皇子手段高明,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再加上原著中并无忽然换了皇帝的暗示,此刻紧跟六皇子的步伐,紧密团结在以六皇子为首的朝廷周围,以维护六皇子的利益为奋斗目标,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
贾母不再管这事儿。
贾赦被贾母压制,不敢管;特别是贾琏成为户部员外郎这一年,贾赦被贾母的压的更厉害,就怕他交代贾琏办什么为难事儿,拖累整个贾家。贾赦心里不忿,每日里指桑骂槐,拍桌打凳,却没胆子反抗贾母。
贾政自从被罢官后,就是在家和请客相公们闲聊,并不着急再次出仕。而皇帝在贾家有贾琏的情况下,好似忘了贾政这个人一样,并没有再次起复他,只叫他在家闲居。贾政无官无职,又对贾母言听计从,破坏力很小,不用特意关注。
见过贾母,回家后,贾琏又见到了元春。
此时的元春眉梢眼角俱是笑意,和宫中时的愁眉苦脸大不相同。她坐在炕上,身姿安闲舒适,神色轻松,正和王熙凤研究给小孩子做什么衣服好。
看到各种男孩儿女孩儿的衣服,贾琏心中那块儿大石又蓦然浮现,这个孩子,是巧姐吗?会带着记忆转生吗?警幻会甘心太虚幻境被黑河水冲垮吗?
想了一刻,又猛摇头,算了,还是那句话,先等孩子生下来再试探吧。
“琏儿,”元春先发现贾琏,忙丢掉手中的布料站起,率先笑道,“还想着你要过一两个时辰才回来,倒是没想到这么早就到家了。”又问,“差事可是办完了?”
贾琏看着忽然就重新焕发了神采的元春点头,说:“那些事儿都是办熟了的,倒没什么难的。就是来的时候碰到了娴妃,若不然,会回来的更早。”
“哦?”元春目光一闪,贾琏找娴妃办此事的用意,元春当时可能不明白,此时却已经想明白了。
对于此,她倒是没什么话说。贾家现今全指望着贾琏,贾琏的本事也是证明了的,不仅经常得皇帝夸,还有范家这么个益友,各方面想的肯定比她要多,此事她只管跟着贾琏走,并不多话。
遂笑道:“那倒是个好的,往常在宫里,看她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并不盛气凌人。”
贾琏笑了笑,不会盛气凌人?
那是以前,且看吧,以后绝对不会了。
元春说完话,主动告辞离开,只留贾琏和王熙凤单独说私房话。两人其实也没什么要说的,只不过是关于孩子的一些琐碎事儿而已。
又过了几日,在册封娴妃为皇贵妃之后,庆惠帝正式下旨,封六皇子为安州团练使。
对于这个任命,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各个势力还没有拿出如何应对的措施,三日后,庆惠帝又忽然下旨封六皇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