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了对这个儿子的几分喜爱。
因为莫老姨娘得宠,加之司徒明资质不错,自己也算是争气,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司徒恽是把他当嫡子一样培养的。
若非和他一起开蒙、一起读书的人是司徒曜,他绝不会沦落到成为一名商人。
原因无二,司徒曜在读书方面实在是太有天分了。
单是过目不忘这一点,就把尚且年幼的司徒明信心彻底摧毁。
司徒明至今仍然记得清清楚楚,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同窗们花一个早上才刚念通顺,哪里谈得上背诵。
而他却是早已经念得十分清爽,并且能够背诵一小部分了。
然而,自鸣得意的他,就听见先生正在对比自己小了一岁多的三弟大家赞赏。
司徒明有些伤心有些嫉妒,更多的是不服。
他也很厉害的好么,为何先生只是冲他微微点头,连夸赞的话都懒得说一句?
当时他年纪小,没有那么多的心机,把心中的不满直接说了出来。
那先生也不解释,直接吩咐三弟将方才那篇文章背诵一遍。
结果,在他和其他同窗震惊到完全呆滞的眼神注视下,还是个小豆丁的三弟把那文章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之后的几年,三弟在读书方面的天分显露无遗。
更可怕的是,他还有旁人无法企及的才情。
琴棋书画信手拈来,随口yin诵的小诗也能让文人墨客们争相传阅。
和这样的人一起读书,只会有两个结果。
要么就是被他刺激得更加用功,结果虽然还是及不上他,但也能有所成就。
要么就是被他刺激得彻底崩溃,从今往后再也不想碰书本。
不幸的是,司徒明得到的是后一种结果。
明明同样拥有过人的资质,却从此沦为平庸。
他甚至不敢告诉父亲放弃读书的真正原因。
只说自己只对经商感兴趣,想要帮着父亲管理府中的产业。
父亲虽有些可惜,但也没有制止。
毕竟他只是一名庶子,能够学会挣钱养家足矣。
十多年过去了,他勉强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却十分沮丧地发现,他赚再多的钱,也及不上他那只会花钱的三弟。
可惜后悔早已经来不及了……
以司徒恽的阅历,又怎会不明白司徒明的后悔。
他抿了一口热茶才道:“老二啊,当初还在大燕时,咱们家的族学可是数一数二的。
最鼎盛的时候,单是学子便有五六百人。”
司徒明苦涩一笑:“最鼎盛的时候我们兄弟自然是没赶上,但儿子在族学念书的时候,学子也有近两百人。”
司徒恽有些怅然:“是啊,那时还有两百人,如今咱们司徒家哪里还有什么族学。”
司徒明道:“这也不难,如今咱们家出了皇后,再也没有人敢随意讥讽。
只要父亲有办学的打算,银钱交给儿子去筹措。”
司徒曜越发欣慰。
四个儿子中,老二始终还是最懂他,也最愿意替他分忧解难的一个。
他笑道:“银钱不是问题,缺的是博学的大儒。”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很不满(上)
大燕成国公府之所以历经一百多年屹立不倒,除却历代成国公为人处世小心谨慎外,同族学向朝廷不断地输送人才有直接的关系。
如今六孙女做了大宋皇后,司徒家至少能再延续三代的富贵,身为一家之主的司徒恽已经非常满足。
要说他如今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想在有生之年重塑司徒家的声望。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就拿最基础的建族学来说,银钱充裕是远远不够的。
司徒明已经三十多岁,商场沉浮十几年,怎可能不懂这么简单的道理。
方才他之所以主动应承筹措银钱一事,无非是想哄父亲高兴罢了。
他不是世子,这辈子更不可能当族长,司徒家的声望轮不到他去Cao心。
这种事办不好被人说无能,办好了也是为他人做嫁衣,他吃饱了撑着才去卖命。
更何况,在族学里念书的经历,是他这辈子最不堪的回忆之一。
他好容易才摆脱了那些噩梦,难道又出一大笔钱再把它们拉回来么?
司徒明把真实的想法压下,唇边扯出一个笑容:“这种事情一时半会也急不得,还是等父亲把差事办妥再说。”
司徒恽道:“这是自然,老二呐……”
司徒明的汗毛倏地一下竖起,每次父亲用这样的语气同他说话,他都没有好果子吃。
不得已,他只能十分恭顺道:“父亲有何吩咐?”
司徒恽淡笑道:“初二那一日在书房,为父询问了老三却没有问你,你心里一定很不高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