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将罪证呈到皇上的御案上。对于勾结外邦,通敌卖国之人,堂兄是尤其痛恨的。”
薛淼脸上带着沉痛的表情,“开国皇帝嘉仁帝当年对堂兄有知遇之恩,堂兄曾发誓过,士为知己者死,当为大衍朝肝脑涂地。嘉仁帝临死前,堂兄还在他的龙榻前许下承诺,此生绝不会背叛赵氏。”
“没想到嘉仁帝才死了十多年,堂兄就被人污蔑,落得如此下场。”
薛淼深深叹了口气,拿袖子擦了擦眼泪。
“这先帝驾崩时的情形,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怎么,你当时还在场不成?”
顾诚玉语气不善,难道这薛皓祯回来还和自家堂弟说这些?
“我当时还真就在场,当时先帝驾崩,堂兄正在京郊的庄子上避暑。堂兄身子一向虚弱,骑不得马,还是我骑马送他去的皇宫。一路颠簸,堂兄的身子更为不适,我只得跟着搀扶。当时宫里因为先帝驾崩有些大乱,竟然也被我给跟了进去。”
要是照往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官员应召进宫,身边决不能带随从。
然而先帝驾崩之时,当今皇上的六弟勤王正在造反,谋夺皇位。
那时勤王已经带了兵马进宫,宫中大乱。当今皇上与勤王短兵相接,谁还能管得到这些小事儿?
“你说当时薛皓祯已经找到了罪证,那些罪证在哪里?而勾结外邦之人又是谁?”
第九百四十二章 罪证丢了
顾诚玉现在不耐烦听这些,他只想知道那人究竟是谁?
会不会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他觉得八九不离十。
“是谁?这不难猜,就是前首辅梁致瑞!”薛淼一脸愤慨之色,却让顾诚玉愣在了当场。
“梁致瑞?”顾诚玉咬牙切齿地重复着这个名字,半晌过后,才不怒反笑。
茗墨他们更是一脸震惊,怎么可能?梁老爷是什么人,他们也是清楚的。
这么些年跟着大人去梁府犹如家常便饭,梁老爷一身正直,待大人犹如亲子,对他们这些下人也是和颜悦色。
对待不平之事,梁大人都看不过眼。大人说过,梁老爷正是因为刚正不阿的性子,才辞官回乡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通敌卖国的jian臣呢?不要说大人不信,就是他们也不信。
“这么说来,你手里有他通敌卖国的罪证喽?”顾诚玉脸上带着淡笑,双眼凝视着薛淼。
薛淼面皮一僵,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原本望着顾诚玉的双眼不禁有些闪躲起来。
“罪证不在我手上。”他停顿了半晌,才喃喃自语道。
“你是薛氏的幸存者,罪证不在你手上,在谁手上?”
顾诚玉眉峰一挑,紧紧盯着薛淼的目光如寒冰利箭,让薛淼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不在我手上是真,我将事情都交代了,不会再说谎。”薛淼突然神情有些犹豫,又有些愧疚,总之十分矛盾。
顾诚玉让茗墨他们撤去冷却的饭菜,他此刻已经没了享用午饭的心情。
“到底在谁手上?朝廷命官,岂容你污蔑?除非你拿出证据来,你难道不想薛氏沉冤得雪吗?”
顾诚玉让茗墨他们收拾收拾,打算即刻赶路。
他现在没心思耽搁了,薛淼已经抓到,也交代了不少事儿。他这会儿有一股冲动,他想立刻回到京城,去问问老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相信老师吗?他是相信的!
“告诉你,你就能帮助薛氏翻案?灭九族是皇上的旨意,你敢违逆皇上?只要当今还活着,就不会允许薛氏有翻案的可能。”
薛淼紧皱着眉头,哪位君王会正视自己犯下的过错?他们只会尽力掩盖事实的真相,以免有失他们帝王的尊严。
再者,当年的事,皇上心中真的没有怀疑吗?这一案中有诸多疑点,为何皇上没有命人彻查,却草草结案,这里头怕是还有不少他不知道的因由。
“为何不许?此事牵扯到通敌卖国,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皇上难道会听之任之?再者,放任这些人的存在,必将会对大衍产生巨大的影响,说不定他们此刻正在谋划着怎么窃取大衍的江山,让咱们大衍的子民成为他们的奴隶。”
顾诚玉义正言辞,此事确实非同小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不容拖延。
不管大兴有什么计划,十几年过去,计划肯定都布置得差不多了。再不阻止,悔之晚矣。
其实顾诚玉对此事也十分不解,按理来说,当年三司会审过后,会有刑部审核结案。
可是这案件结案实在迅速,从夏清弹劾薛皓祯,拿出证据之后,到三司会审,刑部结案,竟然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古代此类重大案件,光是搜集证据,刑部审核都要花上不少日子。更不要说还是三司会审了,如此草草结案,真是令人唏嘘。
当时他还想着是不是皇上对通敌卖国痛恨至极,一经发现,便不留一点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