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报信的兵丁已经到了,每科乡试张榜后,兵丁们会分头行动给考中的举人老爷们报喜,名次越高,出发时间越早,这谢愈中了解元,自然是最早收到喜讯的。
“好,好,好。”韩薇娘一把推开了沈意,笑着跑了出来,给每个报信的兵丁手里塞了个红包,又连声高喊沈荣。
沈荣在马车上也听见了动静,忙取了一挂两千响的鞭炮,蜿蜒地铺在巷子里无人处,拿着香点燃引线。
“劈里啪啦,噼里啪啦。”大红的鞭炮爆炸开来,红彤彤的火光一片,燃尽的鞭炮筒时不时的溅射出来,砸到围观人们身上,但诸人不以为意,甚至有人故意走近些去沾新鲜出炉解元的喜气。
“今日里在这巷子里摆流水席为愈哥儿庆祝。”在这喜庆热闹的鞭炮声中,韩薇娘大声说道。
谢愈错愕地看了过去,韩薇娘轻声道:“若林娘子在,也会如此,我答应了你阿娘关照你的。”
谢愈眼眶中涌上shi意,他使劲抬头,将这份泪水逼回。
韩薇娘说话算话,将早已订好的食材取来,又重金请来大厨,在织染巷里摆上了几桌,不仅巷子里的邻里,其他地方想沾解元喜气的人也不少,一桌走了一桌又来,这席面一日里就没停过。
织染巷里热热闹闹了一整天,但这还不算完,三天后还有游河,新科举人们坐在官府的游船里,沿着秦淮河从上至下穿行。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这三天里,谢愈家里说是门庭若市也不为过,挂靠土地的,自卖自身的,递金送银的,甚至还有送地送宅院的,生生要把谢家门槛磨薄了几分,除了谢家族里实在没法不见,其他时候都便躲到沈家闭门谢客。
就这样到了游河之日,这一天的谢愈依然穿着沈意给他做的那套衣服,自收到这衣服后,凡是重要场合,他就没穿过第二件衣服。
作为解元,谢愈当仁不让站在游船的最前方任人打量,十几岁的少年正是青葱年少,长身玉立身姿笔挺,说句玉面郎君也不为过,将其他人的风头遮得严严实实,让第二名的赵澈再次生起了“既生瑜,何生亮”之。
有大胆的女娘撑着乌篷船,晃悠悠到了官船附近,将手上的鲜花手帕向着谢愈扔了过去,谢愈眼疾手快地一一接住,拱手致谢,笑得温和。
这一天,全金陵城的人,都认识了这个神清气正的少年郎君,真真是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作者有话说:
终于更新了,这两天有点着凉了,再加上每天核酸,抱歉更晚了,谢谢支持。
第67章
“让让, 让让。”沈荣顶着顶着一头一脸的汗,狼狈地从一群人中挤进了自家大门。
“他们还没走哩?”韩薇娘发愁地叹道。
“是哩,还好多人在等着哩。”沈荣苦恼中又带着些得意。
至于沈意, 对于这个情况更是不能理解。
世间的事情, 往往都是那么的出乎意料,沈意再怎么想都不会想到, 谢愈的游河之行, 不仅让金陵城里都认识了这少年英才, 甚至让沈家门口都门庭若市。
这事还得从游河当日说起,举人游河,本来就是热闹事,更别说愈风姿绝lun, 冠绝金陵,给围观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是津津乐道, 这个话题过了好几天也没停过。
在热闹的集市上,又有人提起了谢愈, 这次不知怎的, 说着说着,却说到了他当天穿着的衣服。
“解元老爷身上的衣裳你们见到了么?虽然隔得远不知道是什么料子, 但那纹样, 那样式真真是顶好的, 要我说那日里解元老爷的风采,衣裳也很是添彩哩。”集市里人来人往,买东西的, 卖东西的, 无所事事晃荡的, 各种人络绎不绝,很容易便聚集了一堆人闲聊。
听着这话,便有人应和道:“是哩是哩,我也发现了,这衣裳的纹样顶适合解元老爷,那山水真是灵得不要不要的,这几天我去好几个铺子找过去,都没见到一样的料子。”
“何止哩,我都把这城里所有的铺子跑遍了,也没找到差不多的料子。”另一人垂头丧气,很是沮丧。
“所有!”听见这话的人,纷纷惊呼出声,就算这料子再好,跑遍全城也不值当,这得费多少的功夫。
“可不。”早先说话的人洋洋得意:“这你们就不懂了,这谢愈谢解元,不止这次乡试第一,之前的童生试更是小三元哩。”
“小三元!”这话一出,惊呼声更大。
“是哩,我想起来了,早些年都说金陵城里有个稚童很是天才,年岁尚小便连中三元,可惜后来便没有消息,我家当家的还叹过一句伤仲永,可惜了很久,原来那人就是谢解元呀。”又有人恍然大悟,将记忆里的情况说了出来。
那人更是得意,抚掌笑道:“就是这么回事,这谢解元考了童生试后家里便出了变故,守孝了三年,才出孝没多少日子哩,这刚回县学里没多久,便又中了解元,这可不是文曲星转世,我家小子也在读书,我惦记买些同样的料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