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固,火速派人去南京城,告诉曹化淳,让他带上一批工匠,还有徽商们来余姚见朕。”李存明下令道。
半个月后,曹化淳等人马不停蹄来到了余姚军营。而李存明已经盘算好了一切,胸有成竹了。
他先简单说了迁界禁海带来的问题,道:“朝廷此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要安置迁徙的百姓有些困难,至今还没有发放完安家费。朕命令你们南下,就是想到了一个法子,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不知陛下具体怎么安排,需要我们做什么呢?”刘志远问道。
李存明道:“很简单,朕打算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开设几家大型纺织工厂,优先招募因为迁界禁海政策而流离失所的沿海百姓进厂工作,让他们织布,再发放工资,以此安顿他们。”
“此计甚妙!”曹化淳道,“如此一来,百姓们有了安身立命之处,也能养家活口,就不会闹事了。”
刘志远道:“还有,以工代赈解决了朝廷缺钱的问题,一举两得。只是不知陛下所谓的大型纺织工厂,是个什么样子?”
李存明道:“至少一座工厂里能够安排数百人吧……”
不等皇帝说完,刘志远等徽商面面相觑,他们这些商人心中有谱,这世上哪有需要数百工人的厂子?
松江府最大的纺织工厂,一般还是家庭作坊,另外雇用几十个工人也就足够了,而且这样的纺织工厂,已经是规模巨大的了!
“你们先别急着说办不到,朕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朕说行便能行!夏完淳,带他们去参观长平纺纱机去。”
夏完淳带着众人去了仓库帐篷,半晌之后,他们再回到中军帐时,人人显得无比激动兴奋。
“怎么样?”李存明笑道。
刘志远道:“有了长平纺纱机,保证充足的供纱量,大型织布厂就能建造起来了!没问题,完全没有问题,我鼎力支持!”
其他徽商们也纷纷表态,李存明笑道:“朕找你们这些大商人来,就是为了解决建造纺织工厂的资金问题,你们可不许吝啬。朕听说曹化淳老板私下里有一句话,叫作跟曹老板做生意,谁都不会吃亏,有这么一句话吗?”
众人便笑了,曹化淳道:“老奴一句玩笑话而已,陛下莫要当真!”
“不,朕偏要当真,而且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朕来给你改一改,跟朝廷做生意,跟朕做买卖,谁也不吃亏!”
李存明哈哈大笑,又道:“朕的意思呢,朝廷出政策,支持尔等建厂,咱们官商合伙经营纺织厂,五五分成。朕出政策,出长平纺纱机,你们出钱出力,五五分成不过分吧?”
刘志远毕竟是商人,厂子还没影呢,就考虑到了销售问题。
他道:“有了长平纺纱机,布匹产量肯定会大幅度提高,这样一来,布匹价格势必会下跌。价格低廉了,老百姓们购买意愿强烈,想来出售不成问题,也能赚钱。”
“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你还是目光短浅了一些!”李存明站起来,指着地图道,“朕南征平定海盗之后,就要重开海禁,准许我国商人们出海贸易。你们想一想,到时候又能赚多少钱?”
对于商人们来说,朝廷真要能废除海禁政策,允许他们出海做生意,那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天大喜事!
“吾皇英明,吾皇万岁!”刘志远等徽商跪了下去,欢天喜地。
李存明抬抬手,道:“起来吧,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切都得等到朕平定了海盗再说。但朕向来金口玉言,不会食言的,你们尽管放宽心吧。”
“曹化淳,你们立即动身,去选址建造纺织厂,地方官府会配合你们的。记住,优先招募沿海背井离乡的百姓进厂,要按时发放工资,等赚了钱,还得补发他们的安家费,听清楚没有?倘若老百姓们不满意,朕拿你问罪!”
曹化淳急忙道:“老奴领旨,但凡有一点纰漏,或是百姓有了怨言,老奴砍下自己的脑袋!”
李存明点点头,拍拍手道:“郑有财,进来吧。曹化淳,此人名叫郑有财,Jing通纺织工艺,你把他带在身边,多向他请教。”
曹化淳等人立按照旨意行事,兵分三路,分别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进行实地考察,选择建厂地址,开始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
与此同时,李存明命令军事院南下的工匠们加班加点仿造长平纺纱机,并严格保密生产技术。工匠们集中在一起,由数千士兵们严加保护。
以工代赈的举措缓解了沿海百姓们跟官府的矛盾,姚启圣特意上了一道奏疏,称颂皇上的仁政,又表达了对皇上的敬仰感激之情。
李存明拿着姚启圣的奏折,笑着对夏完淳道:“他姚启圣开始会溜须拍马奉承朕了,说明他的傲气收敛消磨了不少!”
“陛下识人用人的本事,臣一辈子也学不会哪!”夏完淳由衷感慨道。
陈圆圆噗嗤笑道:“小夏大人,陛下识人用人的本事,你确实应该多加学习。但有些另外的本事嘛,可不许学,小心学坏了!